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稻田养殖泥鳅方法
2015-07-22   来源:枣庄农批网  作者:噩梦之王   字体:【 】  浏览:101次   评论:0
泥鳅的生命力很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广,饲料粗杂易得,生产成本低,便于饲养管理。稻田投饲施肥精养商品泥鳅,年增重量可达2~4倍,亩产量一般可达300千克,现将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稻田的选择和修建。

选择水源充足,不旱不涝,日照良好,不受废水污染、无冷浸、质地松软肥沃的稻田养殖为宜,早、中、晚稻田都可养泥鳅,尤以中稻和一季晚稻增产幅度大。种植的水稻应是矮秆、不倒伏、抗病力强的品种。

稻田面积可大可小,田埂应加高加固夯实,高度以45~66厘米为宜,防逃设施要好,最好用塑料膜或木板、石板、网片等贴于埂的内侧,下端埋入硬泥中。进排水口要设拦鱼设备,防止泥鳅钻逃和野杂鱼污物进入;可用规格为宽90厘米、高45厘米用竹篾类纺织成孔隙为2毫米的拱形栏栅,既不会使鱼外逃,又增加了进水面积,有利于控制养鱼稻田的水位,免致大雨漫埂。禾苗返青后,将稻田田角的稻株移栽在同田的其他行中或另田定植,腾出空地开挖鱼沟,小田开“田”形,大田可在田边开鱼沟,再在田中开“井”形鱼沟;沟宽33厘米,深26厘米或至硬度层,沟的交叉处开长100厘米、宽66厘米、深75~100厘米的鱼溜,以供泥鳅在晒田时栖避;要做到沟沟相通、沟溜相连,沟溜面积占稻田面的5%~10%。

二、泥鳅的放养与投饲。

插好秧、开好沟、安装好栏栅后,还需要施足基肥、培肥水质、繁育饵料生物。方法是在沟中用干燥或新鲜牛粪、猪粪、鸡粪、稻草和米糠等混合铺10~15厘米厚,再盖一层泥土。当稻田水中浮游生物多,对泥鳅鱼种生长有利时,即可放养泥鳅鱼种。泥鳅苗可人工繁殖培育或从天然和养殖水域零星捕捞收集,但放养规格大小要求基本一致,一般每亩稻田放养尾重2.5克的小泥鳅60~120千克,或亩放10厘米以上泥鳅鱼种2万尾左右。如果是不投饲料的粗放养殖,放养数量则相应减少。泥鳅在稻田中主要摄食水蚤、蚯蚓、摇蚊幼虫等,施肥能促使天然饵料生长,较投饵经济有效;施肥应先发酵,少量多次使用,水质太肥则不施,与池塘养鱼标准相同。放养密度高的稻田,应加投豆浆、面粉、米糠、豆渣、麦麸、青菜碎叶、蚯蚓、蝇蛆或鱼用配合饲料。投饲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日投量为泥鳅体重的5%,并根据吃食情况增减。要设几个固定的投饵点,以减少饵料浪费和便于观察。 
 
Tags:田养殖 方法 责任编辑:噩梦之王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泥鳅的病害及其防治-白身红环症 [下一篇]农家如何养泥鳅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噩梦之王 噩梦之王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4 个
性别:保密
meng@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泥鳅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日本每年对泥鳅的需求量很大
· 我国泥鳅还通过港澳地区销往东南亚等地
· 每亩可放泥鳅2一3万尾
· 泥鳅的需求量很大
· 二、育种泥鳅苗孵出3天后
· 已成列为全国最大的泥鳅养殖、集散地
· 蛋黄培育泥鳅苗的方法具体如下:(1)投喂方法将鸡..
· 泥鳅苗入池后应培肥水质

最新文章

· 已成列为全国最大的泥鳅养殖、集散地
· 泥鳅苗入池后应培肥水质
· 对韩出El泥鳅一直是连云港市农产品出I口的传统强..
· 待水转绿时再放入泥鳅苗
· 日本每年对泥鳅的需求量很大
· 二、育种泥鳅苗孵出3天后
· 每亩可放泥鳅2一3万尾
· 我国泥鳅还通过港澳地区销往东南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