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泥鳅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
2015-07-22   来源:怀化农批网  作者:long   字体:【 】  浏览:91次   评论:0
泥鳅是温水性底层鱼类,具有食用、药用双重价值,是我国主要淡水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出口创汇,市场的需求量增大,泥鳅人工集约化养殖迅速发展,随之产生各种细菌性疾病。现将其症状、病因及防治方法综述如下,供广大饲养者参考。 

一、赤鳍病 

1.症状  此病多在水质恶化、蓄养不当时,由短杆菌感染引起,均在夏季流行。病鱼体表或鳍部表皮剥落呈灰白色,肛门发红,接着在腹部和体侧出现红斑,并逐渐变成深红色,肠管糜烂,进而在皮肤溃疡部位寄生水霉,引发水霉病。病鱼在水池注水部或近池边水面悬垂,不摄食。 

2.防治方法  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漂白粉水溶液,全池泼洒。或用每+毫升含10毫克~15毫克氯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的溶液浸洗鱼体10分钟~15分钟,每天浸洗1次,1天~2天即可见效,4天~5天痊愈。 

二、出血病 

1.症状  此病是近年来出现的,具体是由哪种细菌引起感染还有待证实。早春至10月易发。病鳅体表呈点状、块状或弥散状充血、出血,内脏也有出血,呈败血症症状。 

2.防治方法  用漂白粉或二氯异腈尿酸钠全池泼洒,或每公斤泥鳅用10毫克~15毫克土霉素拌料投喂。 

三、肠炎病 

1.症状及病因  水温20℃以上易流行,是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病鳅肠壁充血发炎,腹部膨大,有红斑,体色变黑,肛门红肿,肠道紫红色,有黄色粘液。此病常与烂鳃病、赤皮病并发。 

2.防治方法  全池泼洒漂白粉或口服呋喃唑酮。 

四、烂鳃病 

1.症状及病因  养殖密度大、水质差、水温15℃以上时鳅体感染柱状屈挠杆菌,引起鳃组织腐烂所致。病鳅体色发黑,鳃丝腐烂发白,尖端软骨外露,鳃上有污泥,多粘液,严重者会“开天窗”。 

2.防治方法  用漂白粉泼洒消毒或口服氟哌酸。  
  
Tags: 责任编辑:long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泥鳅的繁殖 [下一篇]泥鳅木箱养殖新法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long long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91 个
性别:保密
long@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泥鳅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日本每年对泥鳅的需求量很大
· 我国泥鳅还通过港澳地区销往东南亚等地
· 每亩可放泥鳅2一3万尾
· 泥鳅的需求量很大
· 二、育种泥鳅苗孵出3天后
· 已成列为全国最大的泥鳅养殖、集散地
· 蛋黄培育泥鳅苗的方法具体如下:(1)投喂方法将鸡..
· 泥鳅苗入池后应培肥水质

最新文章

· 已成列为全国最大的泥鳅养殖、集散地
· 泥鳅苗入池后应培肥水质
· 对韩出El泥鳅一直是连云港市农产品出I口的传统强..
· 待水转绿时再放入泥鳅苗
· 日本每年对泥鳅的需求量很大
· 二、育种泥鳅苗孵出3天后
· 每亩可放泥鳅2一3万尾
· 我国泥鳅还通过港澳地区销往东南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