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非洲黑鸵鸟李氏杆菌病的诊治
2015-08-06   来源:雅安农批网  作者:smile   字体:【 】  浏览:87次   评论:0
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家畜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败血症和流产;家禽和啮齿类动物则表现为坏死性肝炎和心肌炎。多种畜禽易感,一般只有少数发病,但病死率很高,若治疗不及时,损失较大。1999年1月,河南省某鸵鸟养殖场,8月龄育成鸵鸟120只,陆续发病,病死率几乎100%,经诊断为李氏杆菌病。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场鸵鸟主要为非洲黑鸵鸟,本批患病育成鸵鸟为自繁自养,此前,已按正常程序进行过免疫,1月5日发现有个别鸵鸟不采食,精神不振。1月7日起陆续发现死亡,病程1―3天,至1月9日已死亡17只。

2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发病鸵鸟精神沉郁,拉稀,默默缩于一角,不食、不跳、不叫。解剖病死鸵鸟6只,病变主要表现为全身性败血症,以心肌、肝脏广泛性坏死者居多。

3 实验室检查

3.1 镜检 无菌取病死鸵鸟心肌、肝脏,制成触片;无菌采集可疑病鸵鸟血液,涂片,两种片子均用瑞特氏染色,镜检。

3.2 分离培养 以无菌采集的病料,分别接种于血肝汤琼脂、肉汤和麦康凯琼脂上37℃、24小时后观察,并挑取菌落涂片,以革蓝氏染色。

3.3 生化试验 生化试验以(兽医检验)所述方法进行。

3.4 动物接种 将病料接种于豚鼠皮下,同时点眼。

4 结果

4.1 镜检 可见两极浓染的小弯杆菌。

4.2 分离培养 此菌在血肝汤琼脂上形成圆形、淡蓝色小菌落;肉汤呈均匀浑浊,有颗粒状沉淀,无菌环出现;在麦康凯琼脂上不生长;革蓝氏染色阳性。

4.3 生化试验 此菌可分解葡萄糖、蕈糖及杨苷;不产生硫化氢及靛基质,不还原硝酸盐,M.R及V-P试验阳性。

4.4 动物接种 剖检豚鼠死尸,可见肝脏、脾脏、心肌有大片坏死;触片、染色、镜检与“4.1”相同。

5 诊断与治疗

5.1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该场鸵鸟患的是李氏杆菌病。

5.2 及时检出病鸵鸟,进行隔离治疗,全场以2.5%石炭酸消毒,同时开展灭鼠工作。

5.3 发病鸵鸟以大剂量氯霉素+地塞米松肌肉注射,其它鸵鸟以氯霉素混料饲喂。4天后疫情基本控制。

5.4 鼠类常为李氏杆菌的中间宿主,所以,预防此病,灭鼠很重要;加强饲料和饮水卫生,以切断主要传染媒介;冬季天气骤变以及有内寄生虫或沙门氏菌感染,均可为本病发生的诱因,应予注意。
Tags:李氏杆 责任编辑:smil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鸵鸟霍乱的诊治 [下一篇]鸵鸟养殖管理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smile smile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1744 个
性别:美女
smile@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她发送短消息 搜寻她在鸵鸟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雄鸵鸟的胫或喙开始变得稍带粉红色
· 雄鸵鸟的羽毛开始变成黑色
· 在鸵鸟饲养中
· 一、维生素Bl(抗神经炎维生素)     ..
· 而雌鸵鸟仍然是黑色
· 鸵鸟有非洲鸵鸟、美洲鸵鸟、澳洲鸵鸟(鸸鹋)
· 14个月以后鸵鸟的外部会表现出第二性征
· 而雌鸵鸟的羽毛仍是棕灰色

最新文章

· 成年鸵鸟在消化道内能合成维生素C
· 而雌鸵鸟的羽毛仍是棕灰色
· 维生素B2在鸵鸟繁殖过程中也是必需的
· 雄鸵鸟的羽毛开始变成黑色
· 在鸵鸟饲养中
· 14个月以后鸵鸟的外部会表现出第二性征
· 一、维生素Bl(抗神经炎维生素)     ..
· 而雌鸵鸟仍然是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