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套袋酥梨黄粉虫的发生与防治
2017-02-05   来源:三明农批网  作者:陈健   字体:【 】  浏览:84次   评论:0

套袋酥梨黄粉虫的发生与防治

酥梨果实套袋技术的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出现了黄粉虫潜入果袋为害之现象,发生面积和果实受害率均呈明显加重趋势,导致商品果率降低,经济损失很大,果农收益下降,应亟待在生产上引起重视。

一、生活习性

黄粉虫1年发生8-10代,以卵在果台、树皮裂缝、翘皮下越冬。翌春,梨树开花期孵化为干母,若虫于翘皮下刺吸嫩皮汁液危害。成虫羽化后大量繁殖,一代若虫6月下旬开始向果上转移,7月上、中旬为害加重。若虫沿着果柄爬至果袋口,寻找间隙,潜入袋内。入袋后先在果肩部吸食,进而移动到萼洼处群集为害,使梨果萼部变黑腐烂,最后整个果实烂掉。梨黄粉虫喜欢阴蔽环境,其发生数量与5-7月份降雨有关,雨量大或持续降雨不利其发生,温暖干燥对其发生有利。

二、发生原因

1、果园冬春管理较差:黄粉虫以卵在树上越冬,据调查,萌芽前,在不清园不喷药 (石硫合剂或索利巴尔等铲除剂)的情况下,黄粉虫入袋量大,果实受害率可达18-54%。

2、纸袋质量不好: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纸袋质量高低不一。质量差者,经风吹、日晒、雨打后容易破裂,便于黄粉虫侵入;有的为缝纫机缝制,针眼稀,黄粉虫可钻进袋中;有的未经药物处理,难阻挡其进入。

3、套袋时扎口不严:据调查,黄粉虫大多数是从袋口进入,在果肩部(袋的入口处)为害。扎口松时,果实遭黄粉虫入袋为害率高达30-54%。

4、套袋前防治不当:酥梨套袋的最佳时间一般为5月15日至6月5日。部分果农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不管天气如何,不管套袋时间多长,只喷1次药了事,防治不彻底,从而导致黄粉虫入袋为害。有的喷药后不及时套袋,套袋时将迁入幼果危害的若虫套在袋内。

5、酥梨套袋后的小环境更适合黄粉虫繁衍。黄粉虫成虫喜欢在背阴处栖息取食,若虫有背光性。黄粉虫入袋后,有适宜的繁衍条件,为害必加重。

三、防治措施

1、清理果园降低虫口基数:在梨树落叶后至发芽前刮除粗皮、老翘皮,并清除树上残附物,集中烧毁。

2、选择好袋,改善扎口技术:最好选择韧性强、透气性好的胶封纸袋。选择机缝的纸袋时,要选针眼密的。纸袋质量好,黄粉虫为害率极低。套袋时扎紧袋口,可减轻为害。

3、套袋前后的药剂防治:发芽前(芽体膨大期至芽绽开期)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索利巴尔50-80倍液,消灭越冬卵。使用40%杀扑磷或毒死蜱乳油800倍液效果更好。套袋前,树体可喷20%康福多(吡虫啉)8000倍液或70%艾美乐20000倍液+0.6%虫螨光(阿维菌素)2000倍液等。药液干即可套袋。

(孙苏梅(河南灵宝市农业局) 韩建钟(灵宝市原种场) 王随平(三门峡市农业局) 邮编:472000)

(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5期 )

Tags:黄粉虫 责任编辑:陈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如何防止黄粉虫自相残食是人工养.. [下一篇]黄粉虫幼虫约1周左右蜕1次皮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陈健 陈健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7 个
性别:保密
chenjian@qq.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黄粉虫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袋酥梨黄粉虫的发生与防治
· 黄粉虫是饲养家禽及鱼、龟、、黄鳝、罗非鱼、牛..
· 黄粉虫以卵在树上越冬
· 1公斤黄粉虫的营养价值相当于25公斤麦麸
· 黄粉虫的科学养殖黄粉虫是室内养殖
·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
· 黄粉虫入袋量大
· 一、生活习性黄粉虫1年发生8

最新文章

· 黄粉虫的养殖工具很简单
· 黄粉虫可钻进袋中
· 黄粉虫的科学养殖黄粉虫是室内养殖
· 便于黄粉虫侵入
· 黄粉虫是饲养家禽及鱼、龟、、黄鳝、罗非鱼、牛..
· 黄粉虫入袋量大
· 黄粉虫以卵在树上越冬
·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