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鳖赤白板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5-07-22   来源:武威农批网  作者:gofei   字体:【 】  浏览:89次   评论:0
鳖赤白板病(俗称红底板、白底板病),是我国近年来危害较大的鳖病,且到目前还没有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已基本找到了赤白板病的主要病原与发病条件,并在预防上有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中草药和免疫苗防病研究的进展,为今后控制赤白板病的发生打下了基础。笔者综合国内有关研究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对赤白板病的发生与防治介绍如下,供有关人士参考应用。 

赤白板病的发病症状 

1、行为变化突然或长期停食是赤白板病的典型症状,减食量通常在50%以上。发病后病鳖多在池边漂游或集群,大多病鳖头颈伸出水面后仰,并张嘴作喘气状,有的鼻孔出血或出气泡,严重的有明显的神经症状,故对环境变化异常敏感,稍一惊动迅速逃跑,不久就潜回池边死亡。 

2、外部症状病鳖体表无任何感染性病灶,背部中间可见圆黑色影块,俗称“黑盖”。病鳖死亡时头颈发软伸出体外,有的因吸水过多全身肿胀呈强直状,刚死的病鳖头部朝下,提起时口鼻滴血或滴水。有的腹部呈浊红色(红底板),有的则苍白色(白底板)大多雄性生殖器脱出体外,部分脖子肿大。 

发病后的处理与控制 

由于赤白板病的发生呈暴发性,发展很快。所以处理和控制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分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发病数日,食量已减一半以上,或根本不吃食,而气候条件又无改善的趋向,持续低温阴雨的,应赶快清池把鳖捕出卖掉,以减少损失。清出后彻底消毒并补养些鱼类,因在这种情况下已较难用投喂药物来控制疾病的发展。二是天气忽睛忽雨,水温不稳定,病初起还未形成暴发,鳖吃的食量还未减到一半以上,天气无稳定好转趋势的,如有采光温室,应把鳖捕到温室中强化饲养,并在饲料中添加药物病毒清投喂5天,可控制病情的发展;如无采光温室,发病是精养小水泥池时,可采用池上搭简易棚来增温催食,效果也不错。三是疾病发生在室外较难捕捞的大泥塘里,且病情严重呈暴发型,并基本停食,而气候又无好转趋势的,则应采取“保”的措施,具体做法:一是每6天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池水消毒;二是适当换水,如池水较混可每隔3-4天换出原池1/5的水,以保持水质良好,换水后应适当泼洒些生石灰,一般为呈池水25×10-6的浓度。 

切忌大换水,大泼药,大施生石灰的过激行为。同时每天两次巡塘及时捞出死鳖进行远距离深埋或化学处理;三是当天气略有好转,水温上升到26℃以上时就应采购些质好味鲜的海水鱼,淡水鱼或鲜猪肝切成适口的小块,在池中多点投喂诱食,直到完全好转时再投喂人工饲料。 

值得提出的是,有些地方当鳖发病严重后投喂高剂量的抗生素和化学药品,鳖不吃食的造成浪费,吃点食的反因药害更加快病鳖的死亡。因许多抗生素和化学药品对鳖的肝肾有损害的副作用,所以投喂也应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营养为主的中草药或添加剂。如一些含多糖和解毒生物碱的黄芪、甘草、板蓝根、双花等中草药和多维等营养物质,以增强鳖的抗病力。 
Tags:白板病 责任编辑:gof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提高龟卵孵化率六要点 [下一篇]防止鳄龟互相残杀五巧法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gofei gofei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846 个
性别:保密
gofei@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龟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龟的口边或水面有白色黏液
· 市场需求巨大乌龟肉味道鲜美
· 极易引起龟患玻症状颈、四肢有一或数个黄豆大小..
· 而龟的离体心脏竟能在体外搏动很久
· 龟的成纤细胞体外培养高达117年代数
· 防治:将龟进行隔离饲养
· 病龟初期尚能进食
· 龟的寿命长达几百年

最新文章

· 若龟是水栖龟类
· 龟的成纤细胞体外培养高达117年代数
· 防治:将龟进行隔离饲养
· 而龟的离体心脏竟能在体外搏动很久
· 病龟初期尚能进食
· 龟的寿命长达几百年
· 凭此市场概念乌龟养殖将有大突破如何使人类长寿
· 极易引起龟患玻症状颈、四肢有一或数个黄豆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