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当前鲟鱼培苗注意啥
2015-07-22   来源:白银农批网  作者:cc.梅子   字体:【 】  浏览:380次   评论:0
随着鲟鱼养殖的蓬勃兴起,商品鲟鱼的价格不断下跌,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提高鲟鱼苗种成活率,是鲟鱼养殖增加利润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南方养殖鲟鱼,一般都需要经过南移驯化,这对养殖场地的生态条件、养殖设施及基本操作管理都有特殊的要求。下面笔者根据近几年养殖鲟鱼的教训和经验,谈一谈鲟鱼苗种培育阶段的一些技术要点。 

水质要求 

鲟鱼苗种培育对水质的基本要求为:pH为6?5―8?0,溶解氧大于6?0毫克/升,总铁含量小于0?8毫克/升,非离子氨小于0?02毫克/升,亚硝酸氮小于0?05毫克/升。各养殖场应根据自己水源的状况,对照以上鲟鱼对水质的基本要求,将水质作适当处理。水源为井水的,应主要监测总铁含量是否超标;水源为江河水的,特别是有污染源的江河水,应主要监测悬浮物和氨氮含量是否超标;水源为溪流水的,应主要监测pH值是否过低;如有超标,井水和江河水可用曝气加石英砂过滤得到很好处理;偏酸性的溪流水可用生石灰来调节pH。 

生产设施 

新建鲟鱼苗种培育池一般要求建成流水养鱼池,池的面积为0?5―2平方米,池深为0?8―1?0米,池形为圆形,池底为锅状,中间设排水口,以便排污;进水口设在池的上方,呈笛管状。水花阶段的培育池底部应光滑,如是水泥池底部应铺瓷砖。如条件许可,池中可架设充气增氧设施。 

水花质量 

水花质量是影响鲟鱼苗种成活率的因素之一,因此,养殖业主在购进鲟鱼水花时应把好水花质量关。质量好的水花脱膜后两天应在水中上下游动活跃,长时间静卧在水底成团的鱼苗较少,这样的鲟鱼水花运输成活率高,在培育过程中适应环境能力较强。 

日常管理 

1、放养密度:鲟鱼水花在静卧期至开口前期,一般流水养鱼池放养密度为3000―5000尾/平方米,开口后可调至2000尾/平方米,随着苗种规格的不断长大,放养密度应及时调小。 

2、排污:每天至少排污一次,在稚鱼期可用细胶管虹吸法排污;在幼鱼期可用流水自动排污。 

3、换水:尽管培育池设计成流水池,但在苗种培育阶段水流不可能开得很大,所以每天仍需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三分之二。 

4、投饲:各种鲟鱼的开口饵料一般为水蚯蚓,用丰年虫作开口饵料效果也较好。水蚯蚓在投喂前应用水冲洗干净,再用呋喃唑酮(3ppm)或高锰酸钾(10ppm)消毒后切碎投喂。投喂次数为6―8次/天,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0%―50%。 

5、水温:鲟鱼苗种培育的水温最好控制在18―25℃。 

常见疾病防治 

1、气泡病:该病主要症状为鱼苗腹腔涨气膨大,飘浮于水面做不规则运动,不会引起大规模死亡。治疗方法为在水中泼洒食盐,使池水成0?5%的浓度。 

2、肠炎病:主要症状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解剖可见肠道和肛门充血,肠内无食物,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大规模死亡。治疗可用呋喃唑酮(每天每千克鱼用10―20毫克)拌食投喂,连用3―5天。 

3、红嘴病:主要症状为鱼嘴部四周红肿,吃食困难,极易引起死亡。可用嗯喏沙星全池泼洒,使池水成1ppm浓度,效果较好。 

4、烂尾病:主要症状为病鱼尾鳍靡烂,有时伴有胸鳍溃烂,感染率高,易死亡。治疗可用呋喃唑酮全池泼洒,使池水成3ppm浓度。 

Tags:鱼培苗 责任编辑:cc.梅子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长江危急!水库泄洪湖北万吨养殖.. [下一篇]水泥池流水养殖杂交鲟高产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cc.梅子 cc.梅子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64 个
性别:保密
ccmeizi@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鲟鱼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史氏鲟受精卵运输及孵化技术
· 1990年全世界鲟鱼的产量约2万吨
· 鲟鱼有夜间觅食习性
· 俄罗斯鲟几种常见的肝病及肝性综合症
· 全世界现存鲟鱼有28种
· 鲟鱼类的资源状况 很久以来
· 匙吻鲟养殖三级培育技术
· 目前世界各国对鲟鱼繁殖增殖及养殖技术方面的研..

最新文章

· 史氏鲟受精卵运输及孵化技术
· 1990年全世界鲟鱼的产量约2万吨
· 鲟鱼类的资源状况 很久以来
· 匙吻鲟养殖三级培育技术
· 商品鲟鱼快速养成高产高效新技术
· 目前世界各国对鲟鱼繁殖增殖及养殖技术方面的研..
· 俄罗斯鲟几种常见的肝病及肝性综合症
· 全世界现存鲟鱼有28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