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何氏凤仙花青枯病的防治
2015-08-06   来源:莱芜农批网 广东省农科院情报所信息中心 作者:272   字体:【 】  浏览:124次   评论:0
症状病株稍矮缩,叶片浅绿或苍绿,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开始早晚恢复,持续4-5天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叶片不凋落,叶脉褐变。

茎出现褐色条纹,横剖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切面有细菌液溢出。这一特征可与真菌性枯萎病相区别。

病原病原为假单胞杆菌属的青枯假单胞细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Dowson。菌体短杆状,两端圆,极生鞭毛1-3根,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污白色、暗褐色甚至黑褐色的圆形不规则形菌落,表面平滑,有亮光。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生长最适温度为30-37℃,最高41℃,最低10℃。致死温度为52℃,10分钟。对酸碱性适应范围为PH6.0-8.0,最适为PH6.6。

传染途径病原细菌能在病残体上营腐生生活,即使没有适当寄主,也能在土壤中存活14个月至6年之久。一旦遭到寄主的根部或茎基部伤口,即可侵入。致使导管阻塞。进一步破坏导管,侵入邻近的薄壁组织细胞,使之变褐腐烂。整个输导器官被破坏而失去功能,茎、叶因得不到水分的供应而萎蔫。病害的传播主要靠灌溉水、农农具和昆虫。

发病条件

1)一般土温达20℃病菌开始活动,土温达25℃时,病菌活动最盛。

2)土壤水分达25%以上有利于病菌侵入。此外,连作、地势低洼,缺钾肥以及根部损伤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进行土壤改良粘重土壤增施腐熟农家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通透性。酸性土壤结合整地,撒施石灰粉将酸碱度调至微碱性。根据土壤酸度不同,每亩可撒500-1000千克。

2、适时灌药防治发病初期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50%DT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及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等灌根,每株灌药液0.3-0.5升,8-10天灌一次,连灌二三次。
Tags:何氏凤 花青枯 责任编辑:272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新几内亚凤仙花褐斑病 [下一篇]新几内亚凤仙花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272 272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03 个
性别:保密
2720668@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凤仙花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凤仙花品种介绍
· 凤仙花霜霉病的防治
· 凤仙花的栽培繁殖
· 凤仙花生长环境
· 凤仙花种植栽培
· 凤仙花形态特征
· 凤仙花价值用途
· 凤仙花繁殖方法

最新文章

· 凤仙花的栽培繁殖
· 凤仙花形态特征
· 凤仙花生长环境
· 凤仙花种植栽培
· 凤仙花病虫害防治
· 凤仙花价值用途
· 凤仙花品种介绍
· 凤仙花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