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叫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谍通。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风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人水沉中。——宋·杨万里《红玫瑰》 
玫瑰花为蔷薇科,蔷薇属,落叶丛生灌木,别名:刺玫花、刺玫菊、徘徊花、刺客、穿心玫瑰。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玫瑰是名贵的香料植物和观赏花木,是优良的绿化美化树种,其花期长、花多大,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功能,充分利用适生区山地、向阳埝埂、山坡沟谷种植玫瑰,具有多种经济用途,是这些地区发展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的有效措施之一。

玫瑰高可达2米,茎粗壮,小枝密被绒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花单生于叶腋,或数朵簇生,苞片卵形,紫红色至白色;果扁球形,砖红色,花期5~9月,果期9~10月。玫瑰系温带树种,喜阳光,耐旱,也能耐寒冷,稍耐涝,萌蘖性很强,生长迅速,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碱性土地能生长,在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轻壤土上生长和开花最好,玫瑰在生产发育的过程中有两次停止生长期(一般在6~7月称夏眠;11~12月称冬眠),此时不发枝,枝条不伸长。鲜花可以蒸制芳香油,供食用及化妆品用;花蕾入药治肝、胃气痛、胸腹胀满和月经不调;叶子外用可治疗肿毒;根皮可提取黄色染料和栲胶;果实富含Vc,供食用和药用;种子含油约14%。  玫瑰的育苗技术
玫瑰主要采用分株法繁殖,也可采用其他营养繁殖方法育苗。
(1)分株法:秋季落叶后或早春发芽前进行。将整个植从挖起,依自然生长状况分成若干植株后栽植。 (2) 压条法:6月下旬,在灌从四周挖约20cm深的沟,将萌条压于沟内,覆土踏实,使枝梢露出地面10~15cm。保持土壤湿润,秋后或翌春断枝分栽。 (3)埋条法:选择干燥、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段挖沟,沟深、宽各50cm,沟间距1~5m。挖沟时,表土和下层土分别放置。秋季落叶后,将株从中5年以上的(开花量已开始下降)过密枝条齐地面剪下,首尾相接铺于埋条沟内,覆土3cm。开春后及时灌水,松土除草。 (4)扦插法:7、8月或落叶后至第二年萌芽前进行。选择直径0.3cm左右的健壮侧枝,剪成长8~15cm的插穗,每个插穗带有三个饱满芽,下端切口在芽下1cm剪成斜面,顶端切口距芽0.2~0.5cm,剪成平面。夏季扦插时,插穗入土2/3,入土部分去掉叶及叶柄,外露部分则去叶留柄,株行距10×15cm,插完浇透水。苗床上覆盖塑料罩或荫棚,保持通风透气, 25天以后插穗即可生根,1个月后逐渐打开上面覆盖的塑料薄膜,使植株适应露地环境,翌春出圃定植。  玫瑰的栽植技术
(1) 栽植地选择:丘陵山地应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坡度小于30°,土层厚度在50cm以上的阳坡、半阳坡栽植。平原地区,应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段。
(2)整地:穴状整地,穴径不小于50cm,深30~40cm,施厩肥、骨粉或饼肥做基肥,基肥上部栽覆土5~10cm。
(3)栽植:春、秋均可栽植,春季栽植要就地移栽,栽后及时灌溉,秋季移栽成活率较高。地埂栽植株距为0.6~0.8m,成片栽植时,株行距1~1.5m×2×2.5m。栽时要保持根系舒展,分布均匀,填土踏实,浇透水,等水下渗后,再次覆土1~2cm以保持土壤湿度。栽植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与根际培土。结合施肥在行间进行浅刨,株从基部培土。在秋季施肥的基础上,3月中下旬结合浇水,每亩适当追肥。另外,从3月下旬到4月上旬追施微量元素,对减少落蕾,增加单花重量具有明显的作用。入冬前施基肥并进行冬前灌水。
(4)修剪:玫瑰修剪量主要根据修剪时期和株从的生长情况而定。花后将弱枝、病枝剪去,但修剪量不宜过大。过高的枝条也可短截,树形修成圆头形,既便于管理,又增加开花数量。

欢迎留下您的正能量评论...!关注中国农林科技网头条号,在主界面下方点击官网申请注册会员,免费发布供求信息。 中国农林科技网征稿(wx13359257057),您的文章将会发布在中国农林科技网首页、中农科技网微信公众号和中国农林科技网头条号(必须通过今日头条的审核)。要求:1、注册中国农林科技网会员;2、必须是原创的首发文章;3、须为涉农类文章。欢迎踊跃投稿! 中国农林科技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