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般叫土生土长的散养鸡叫走地鸡,走地鸡都是自己刨食吃草窠里草种和虫子,这种养出来的鸡肉质特别紧凑,香味浓,从外表看瘦,羽毛光鲜,爪子特别锋利。普通的土鸡还是用饲料的,只不过不用饲料添加剂,激素之类。
去城里菜市场看看走地鸡价格是真不低,二十一斤算最普通的了,甚至还有三十一斤的。再到村里一看,说散养鸡,土鸡的还有不少,说是真正走地鸡的确实少之又少,村民实在,他们会告诉你都喂过粮食和饲料,只能当散养鸡和土鸡卖。 
为什么这么高的价格了还不能吸引村民养走地鸡呢? 1,养走地鸡需要有适当广阔的环境,要么有果园要么包荒山。有这么大地方的人,都是村里的土豪级别人物了,他们可能也养点,基本都是自己吃掉了,这部分人还是有一定财力和注重养生的。所以有条件养走地鸡的基本都是不缺这点仨瓜俩枣的。 2,即使村里有自己养的,也特别难熬。工厂里的肉食鸡一般七周就能卖了,散养鸡和土鸡三五月也就够身样可以卖了。可是走地鸡由于活动量大,而且都是吃虫和草籽生长速度特别慢而且瘦的多。有养走地鸡的功夫,三岔肉鸡就出去了,当散养鸡卖赚的不比这走地鸡少。 3,走地鸡漫山遍野跑,上窜下跳,吃的风餐露宿,身上就一身鸡架子和瘦肉,本身禽类骨架就轻,看着挺大的一只走地鸡,拔毛收拾挺拖了剩一两斤了,价格虽然高,实际一只还是那么点钱,不去多买几只划算。 农村好东西真不少,如果要吃真材实料还得亲力亲为,在山里做个小窝,做个半工半农的逍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