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西邻是一对双胞胎,农村一般养活起两个男孩子真不容易,都能上大学的这算是村里的大户的,一般都是一个留家里一个去城里。他俩正好跟我们一般大,都是八零年代的人,高中碰上非典,大学毕业遇到金融危机,所以这两年混的都不咋样。
老大头脑好用,自然是块上学的料家里供他上了大学,学的经济管理。小的一膀子力气,就留家里种地种菜,继承父业,看上去也是耕读世家,出了大学生算得书香门第了吧,直到有次喝酒喝多了听他们倒出了实情。 老小除了自家的三亩七分地外,还包了村头五亩地,这两年在家种粮种菜。头两年种点菜还行,一般就是种点甘蓝,萝卜偶尔夏季种上岔西红柿和豆角子,都是最常见的蔬菜 ,只有这些蔬菜才是最容易找到菜贩子的。春天小麦收了都自家屯一大半,直接送村里磨坊,啥时候用直接换成白面。秋天玉米自己屯一小半留着喂鸡鸭和磨点棒子面茬晚上当粥喝,现在都知道吃粗粮能养生,农村也是。得晚上喝粥最好的还是粗粮粥了。今年夏季这蔬菜就没赶上好价,甘蓝吧甘蓝便宜,两毛一斤。西红柿吧更便宜,都是一块三斤五斤的卖,一个夏季没赚一分钱还不如歇着地呢。但是也不愁吃喝,就是愁孩子上学的这费那费,说到底缺钱。 
老大在城里钢厂上班,刚开始那几年还是挺不错的,加班费都比棉纺厂的工人工资高。随着买了房,买了车,生了孩,上了学,基本也捉襟见肘了。这两年钢厂效益又不好,不用说加班了,已经开始轮岗上班。轮岗上班就是说一个岗位两个或者三个人,轮流来上班,一份工资三人分。到手的工资还真不如卖煎饼果子的赚的多。今年夏天雨水大,城里菜价一个劲的涨,大雨的时候一斤西红柿五块钱,平时都三块钱一斤。闹的最后大家吃个菜跟吃肉一样。 
前一阵中秋放假老大回老家看到老小家的蔬菜到处扔,地头上有的西红柿都没摘烂在棵上,家里小白菜顺手薅了叶子就喂鸡,红薯叶子都是割了剁碎喂鸡鸭,家里枣树上掉下来的枣也是铺了一层,东一个西一个。这些东西要是放城里不得几十甚至上百,一小把红薯叶都得五块,这些一大堆不得百二八十的。到最后我们也搞糊涂了,到底是城里人过的好还是乡下人过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