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郁金香疫病
2015-08-06   来源:抚州农批网 花卉中国 作者:我村我最帅   字体:【 】  浏览:138次   评论:0
【别名】灰霉病。

【分布】上海、南京、南通、杭州等地。

【症状】该病在郁金香种植地区普遍发生,不仅影响花的观赏,而且影响鳞茎的生长,是为害郁金香的一种严重病害。叶、花瓣和球根均可发病。叶片发病初起为淡黄色的褪色小斑,不久沿叶脉扩展,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大型病斑,可达数厘米;病斑周围暗色水渍状,后期稍稍下陷,灰白色,边缘褐色。发病严重时,花变褐色而干枯。病斑发生在叶缘时叶片向一侧卷曲;潮湿时病斑布满灰色霉层,全叶腐烂。花芽受害后不能开放。花瓣上为灰白色到淡黄褐色小斑点,后期散生黑色具碎白点花纹的菌核。茎上为边缘褐色下陷的小斑。球根外皮赤褐色或黑褐色腐败,内侧有众多的黑色小菌核,l~2毫米大小。剥去腐烂的外皮,白色的内皮表面有淡褐色到黑褐色的下陷病斑,内皮表面也可有菌核。病球根种植后长出的植株矮化。鳞茎受害后在外部肉质鳞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斑点中部黄灰色,边缘褐色。从病鳞茎上长出的嫩芽出苗时常出现焦头或出现植株矮化,花梗缩短。在潮湿季节,病部表面布满灰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后期病斑上有时可见黑色小菌核。最后可导致叶、花、茎腐烂。

【病原】病原为真菌,郁金香葡萄孢(Botrytistulipae)。属真菌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

【流行特点】春天多雨季节或环境空气湿度大有利病害发生和蔓延。

【发病规律】菌丝和菌核在病残体、病鳞茎和土壤中越冬;翌年春,菌丝或菌核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气流传播浸染新鳞茎或植株。病球根种植后,受害枯死的幼芽上产生的大量分生孢子是地上部分的侵染来源。春季多雨,天气潮湿时危害严重。花圃内植株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或周围杂草丛生,发病均较严重。植株生长不良或受到损伤时也易发病。品种间存在抗病性差异。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收获时将病球根和茎叶收集后烧毁,实行多年轮作制,或进行土壤消毒;种植球根前应严格挑选。

(2)药剂防治:球根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或福美双200~300倍药液浸泡30分钟。粉农剂为球根重量的0.2%-1.0%,可以在收获后和种植前各处理一次。从3月中旬开始到开花期,进行药剂防治,防止再侵染,可选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克灵1000倍液。

(3)实行3―4年以上轮作。栽植前严格剔除带病的鳞茎,,生长期发现病叶、病花及时剪除,集中深埋或烧毁。

(4)栽植前用0.3―0.4%的96%硫酸铜液浸泡鳞茎30分钟,也可用2%的甲醛液浸泡30分钟,冲洗干净后晾干栽植。

(5)田间发病后及时喷洒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3―4次。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3―4次。
Tags:郁金香 责任编辑:我村我最帅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郁金香青霉病 [下一篇]郁金香白绢病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我村我最帅 我村我最帅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11 个
性别:保密
ancun@163.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郁金香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郁金香栽培管理要点
· 郁金香栽培
· 郁金香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 郁金香种植技术
· 郁金香常见栽培问题分析
· 郁金香种球繁殖
· 郁金香的种球繁殖技术
· 郁金香护花秘诀

最新文章

· 植物浇水时加点它!保证快速爆盆枝繁叶茂!
· 郁金香花卉养护方法
· 郁金香栽培管理要点
· 郁金香的种球繁殖技术
· 郁金香种球繁殖
· 郁金香护花秘诀
· 郁金香栽培
· 郁金香常见栽培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