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岛原是耸立于海中的三个山头,故叫三山岛。明清后逐渐与大陆相连,由于秦皇汉武等历史名人多次来此祭祀、求仙拜神名气大增。明代,有施、汪二姓从长江口崇明岛迁此立村,以鱼、农为生繁衍后代,仍沿用三山岛至今。 三山岛古称参山,毗邻渤海莱州湾,位于莱州市区正北25公里处,方圆12.92平方公里。远古时这里曾是一座浅海岛屿,后逐渐与陆地相连,成为半岛。三山毗连,突兀挺拔,故名三山岛。 位于莱州三山岛的海参养殖基地不仅在烟台,在省内也是小有名气,这里距离海边最近距离不过百十米,涨潮时候的海水甚至都能通过排水渠冲上来。 我们这里说的海参其实就是价值很高的刺参。 刺参是海参的一种。是中国20多种食用海参中质量最好的一种。刺参作为一种珍贵的海味被列为“八珍”之一。在海参家族中,品质比较好的是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刺参。 8月份的一天,我们有幸被朋友邀请参观了其神秘而鲜为人知的海参养殖基地. 
到达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道排水渠,这渠水直接排放到大海。 
如果你看的仔细有时候会发现众多白鹭在此聚集,啄食水中的鱼虾蟹,要问这里为什么聚集了这么多的鱼虾蟹?我先卖个关子,咱们继续往下看。 
这几天秋老虎持续发威,地表温度几近40度。 
不过这里环境还算不错,时常能看见风力发电,方圆近几公里范围内大大小小的养殖棚不计其数,这中间自然包含了大鳞鲆和海参一些高档的水产品。 
这是一些养殖户的露天海参养殖水域,里面不仅仅有海参还有市场价值很高的虾蟹之类。当然露天养殖的海参和大棚海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就是生长周期特别慢,遇到水温不合适了人家不是冬眠就是夏眠,当然野生还剩品质好也是因为这个愿意咯。 
这里水草丰美,还是别有一番风味。 
话不多说,跟着朋友的脚步直接进入到养殖海参的大棚内部 这里显然是要比露天暗淡很多,我也只能借助着头等还有相机闪光灯进行拍照了。 
喏,那一大坨一大片的就有很多,我们平常很少能看到活体海参,多半是海参制品,实质上活体海参还是很肥大的,他们最喜欢的环境就是潮湿阴暗,没有阳光,温度也要控制在20度左右,太冷太热他们都不会生长,没有好吃的也不会生长,别说还真是个难伺候的主儿! 
这些东西懒得出去,在水里一动不动,只要你不打搅它,它才懒得搭理你,这里面的供水是要时常循环的。 
一天必须一换海水,而且要及时清理出他们的排泄物,以免造成疾病危机他们的生命,由于他们属于棘皮动物,直肠子,吃啥拉啥,可真累坏了工作人员,一人清理十几个大池子也不是什么轻生活。 
好吧你看了之后是不是觉得有些不雅?对了这既是他们的美味佳肴,话说长身体时候是要多营养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海土。专门喂给海参吃的,海参的菜单营养丰富,真要罗列出来你都觉得惊讶,什么扇贝裙边,蔬菜水果等等都要包含在里面,吃的那个精细,自然这海土也是营养价值极高,要不能出来品质好的海参? 
储存海土的仓库,据说一个周期生长的海参能吃掉十几吨的海土。 
我们让工作人员随手捞上来一个,放倒池边上,这家伙一动不动,一个大概有三四两重,看了看像大号的毛毛虫。 
来张近照,看似挺威猛,实质全是肉包肉 
拿起它来还会耍点小脾气,动不动就从尾部排除水来,彰显一下它不好惹的特征。 海参的特点是一缺氧就喝水,所以海参很快会将大量的水喝进肚子里去。毫不夸张,最多一斤海参能够喝进去半斤水。所以不知不觉中,海参已经增加了50%的重量。因此活体海参个大也是基于此。 
一般的活体海参有正常人的手掌大小,吐水是海参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 如果吐肠那就不妙了,吐肠就是海参吐内脏,海参圆筒形的身体上长满肉刺,形似黄瓜。这软软的身体没有强有力的自卫武器,更没有快速游泳的本领,只能依靠身体腹面管足与肌肉的收缩蹒跚行动,很难抵挡敌害进攻。尽管它长相怪模怪样,偶尔也能吓唬对方,又喜欢躲进石头缝里生活,但因它弱小无能,仍难免遭受其他海洋动物的袭击。不过海参自有护身妙法。当海参遇到敌害进攻无法脱身时,便会耍弄一下“分身术”。通过身体的急剧收缩,将内脏器官迅速地从肛门抛向敌害,转害因此无奈离去。失去内脏后的海参,经过几个星期的休养生息,体内会重新长出内脏。海参有了这种高超本领,就能逃避敌害,保护自己。据工作人员说吐肠的海参就一般标准着死亡,即便有幸长出内脏,因其生长周期太长也没了经济价值。 
所以说挑选活体海参食用也是一门大学问 
前面介绍排水渠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鱼虾蟹,其实排水渠主要就是排除清理水池里的海参排泄物,而这些排泄物成为了鱼虾蟹的美味,自然那些鱼虾蟹又成为海鸥、白鹭的美食,形成了一道完美的生物链。 好了今天简单的介绍不知道您对海参有没有直接的了解,如果喜欢我可以带你们来参观下,甚至还可以尝尝当地做的海参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