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孙刚因爱人工作调动一起从鞍山来到大连,两人欣喜不已。孙刚爱人在大连读的大学,从学生时代就对大连、对大海有着无比的热爱。大学毕业后俩人一起分到了鞍钢,尽管工作挺好,但他们还是一直希望能来大连工作和生活,这一次工作调动让他们梦想成真……他们并不知道,与大连的缘分才刚刚开始,几年后,原本从事IT行业的“旱鸭子”,居然在海参、鲍鱼养殖全产业链上竖起大旗,甚至在整个行业都低迷不振之时逆市飞扬,如今,7岁的壮元海已成为行业中一面鲜明的旗帜。 转身向“海” 一次令人炫目的跨界 早在鞍山,孙刚就已经开始了创业打拼,IT产品代理让他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一度将代理年销售额做到几千万元规模,这为孙刚后来另辟蹊径打下了资金基础。 “足球城、服装节和海鲜美食,大连最靓丽的几张名片,我们喜欢吃海鲜,一直就有推广海洋美食热情。”想法转变为行动需要契机,而契机往往就在身边。孙刚的爷爷患了肝癌,医生说老人家可能只能坚持半年了,“我问爷爷想吃点什么,我们不能为他做更多,但吃点好的还是可以实现的。”最终孙刚帮爷爷购买了海参,“爷爷是在四年半之后走的,我不知道这和海参是否有关,起码感觉这种海产品对养生保健很有益处。”这让他有了一探海参深浅的想法。 2009年,孙刚成立大连壮元海珍品有限公司,开始做海参收购加工。“从IT到水产跨度很大,但经营理念还是相通的。”孙刚说。孙刚并不满足于只做产业下游,2011年,孙刚等人到长海县考察,毅然接手一块海参养殖海域,这为梦想的实现提供了更大舞台。 捕捉机会 让“南北对调”养殖规模化 孙刚接手的这块海域,面积4184亩,水深20多米。“这是一片很优质的海域,水质清澈,远离大陆,无任何污染,特别适合海参的自然生长;同时野生海参比较多,海参品质也特别好。”孙刚表示,从加工到养殖,他查找过多少资料、研究过多少份专家可行性报告早已记不清,他甚至跑到全国各大养殖基地和专家学习技术。2012年壮元海开始育苗投放,他看好了一个专利,按照专利拥有者的说法,这种养殖方法效率高、海参长得快、品质高。虽然当时就有善意的渔民提醒孙刚,这么做不行,但他还是坚持一试,“事实证明确实不可行,海参的生长速度根本上不来。”第二年孙刚终于停止了尝试,“几百万投进去了,这确实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遭遇失败并不稀罕,关键在于能在正确的判断中实现成功。自己不懂,孙刚就找懂的人一起干。2013年,在副总刘岩松等专业人才的协同下,壮元海“南北对调”养殖鲍鱼的模式大获成功。“原来养鲍鱼都集中在福建等地,但福建养鲍鱼有两大风险,一是夏季台风频繁,二是水温高导致鲍鱼苗成活率偏低。”长海县水域海水纯净、盐度高、水温低,出产的海鲜品质优良,鲍鱼当然也不例外。为此孙刚率队到南方考察,在养殖户那里吃到的鲍鱼,口感和味道确实比长海鲍鱼相去甚远,“之前也有人做过小规模尝试,但我们抓住了这个机会,做成了有规模的特色养殖行业。”这也成为壮元海继海参业务后的又一个全新突破口,业绩逐年稳步增长。 靠天吃饭有风险 全产业链势在必行 “做农业,如果不通过加工去产生附加值,那就等于抱着金饭碗要饭吃。”孙刚说,海洋牧业在大行业上属于农业,壮元海在拥有海域之初,养殖为主,靠天吃饭,风险总会如影随形。“我们一步步向着育苗、产品初深加工、销售方面等发展,做全产业链的专业型海洋渔业企业。一方面可以避免产品过于单一而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及市场占有率。”业务上的外延,让壮元海可以更好地实现创新和突破,打造优良品牌。 对风险的敏感贯彻在每一环工作中,如今开例会,孙刚依旧会向大家强调要看到不足,要矫正不适宜的方向,要像创业一样去打拼。“去年我们成功地进入了资本市场,壮元海成为长海县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这也是我多年来的另一个梦想。1992年我就接触了证券期货,那时候想,要是有一天在电脑键盘上敲出的几个数字是自己公司的股票代码,该有多好!”如今理想已然实现,但别人眼里的“成功挂牌”,对孙刚则意味着要更科学地发展,更规范化地运作,要有更长远的目标。 “想想刚开始,真叫无知者无畏,全凭摸索。”但也正因如此,全无经验的壮元海在行业中掀起了浪潮。回首7年打拼,孙刚颇为感慨,没赶上对公消费,却让他们成功留住了更多真正对优质海鲜有需求的客户;没有现成经验的束缚,让他们的视角更开阔、行动更敏捷。“不熟悉确实是一种劣势,但真的也可能是一种优势。我们的团队在打拼中越来越紧密,这是宝贵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些有利因素都促使我们生产出消费者更认可的优质海珍品,一步步打造出优秀公众公司。” 与良善者为伍 期待“百年品牌梦” “大家都说‘壮元海’名字起得好,我们希望能打造成百年品牌。”孙刚微微透露了豪情壮志,当然这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实现的,需要在稳固的业务基础上,不断找寻新的利润增长点。 孙刚告诉记者,上个月在大连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队、大连市经贸代表团前往上海长三角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壮元海与上海水产集团成功实现对接,“上海水产集团是联合国授权的3家在南极有采捕资格的中国远洋采捕企业之一,他们将会把采捕过来所有的南极磷虾交给壮元海进行开发,我们就此推出南极磷虾酱、南极磷虾罐头等产品。要知道,南极磷虾向来有‘虾青素之冠、蛋白质之王’的美称,而我们所掌握的南极磷虾数量,目前在中国市场上能占到约60%的份额。这将会是壮元海海参、鲍鱼产品之外需要重点开发的品种,我们又抓住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无论做IT,还是经营海产品,他们在市内及长海,都得到过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长海县很重视外来企业发展,加上这里民风淳朴,我们在这里做企业的感觉很舒服。”孙刚感慨颇多,他反复重复“与良善者为伍,与智者同行”这句话,要向其他企业学习以谋求自身进步,要和政府部门协同合作以寻求更多的机遇。 记者采访时,就有一个机会又摆在他们面前——将壮元海“在渔排上养鲍鱼”开发成以生态养殖观光为主导的特色旅游:游客可以坐着游艇,登上鱼排,听专业人员讲解,并现场观看工作人员如何喂养及捕捞鲍鱼;还可以在渔排上垂钓,共赏海天一色……“我们用的是藻类生态饵料,对净化海水有好处,对鲍鱼品质还有提升……虽然对这个项目还没有下最后的决心,但我知道我们的条件已经相当充分。”侃侃而谈的孙刚,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站在养殖发展的最前沿的渔业产业专家。 记者曲宏波 人物 名片 孙刚 1970年出生;毕业于辽宁大学数学经济运筹学专业,2011年9月至2015年1月任大连壮元海生态苗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15年1月至今担任大连壮元海生态苗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摄影记者张春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