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甘草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2015-08-25   来源:泰安农批网 湖南省科技信息“户”联网 作者:大畏高怕飞   字体:【 】  浏览:144次   评论:0
1.土壤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地势高造、含较高钙质的沙土和砂壤土,土壤微碱、PH值在7~8.5之间的荒滩、荒坡都可栽培。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地块不可种植。

2.品种选择。选择适宜于人工种植的“卧生甘草”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适应性强,抗旱、抗寒、抗盐碱、耐热、耐贫瘠,温度适应范围43~45℃,在严重缺水或较干旱的地区栽培,没有发现萎缩和死亡现象,能适应弱碱性的钙质土壤,同时适宜与幼龄林果间套;二是生长周期短,采用育苗移栽,苗生长3~4个月,栽后生长8~10个月可收获;三是长势快,由于其种性卧生,结合人为栽培技术,在地表30cm横着生长,光和水肥等自然条件吸收率高,故生长速度快,播后30天,出现3~4片真叶,60天株高30cm,根长可达20cm,直径0.5cm;四是采收和加工简单,可全部采取机械作业,用工较少,自然干燥八成即可出售;五是产量高、质量好,亩产中毛草500kg以上,高产者可达800kg,皮红、分叉少、条均匀,达到国家药典标准,符合建设GAP生产基地对种质的要求。

3.播种育苗。育苗地应选在地势较平坦、有水源的地方。育苗一分地(67┫)可栽一亩地(667┫),用种1kg。当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全年均可育苗。在选好的土地上施肥、耕细耙匀后,按行距25cm开深2cm的浅沟,均匀地将种子播在沟内,覆土1cm,稍镇压,6天左右出齐苗。苗生长约4个月,根长达35~40cm,达移栽标准。

4.栽培技术。在选好的土地上,亩施有机肥2000kg、过磷酸钙50kg、有效氮肥20kg、钾肥10kg;耕细耙匀后,按行距25~30cm开深6cm的沟,把甘草苗芦头以上的茎枝剪去,去除侧根,按株距10cm把苗根依次摆放沟内,填土压实浇水,亩栽苗约2万棵,7~10天出苗,常规管理,生长8~10个月可刨收,也可生长两年收获。

5.收获加工。在晚秋或早春,把地上干枯的茎枝割掉,用拖拉机带一个犁铧进行耕翻,犁的深度30cm左右,每次犁一行,然后人工用四齿耙将犁出的甘草根清出来,再犁第二行。一台拖拉机配6个人工,一般每天可收获8亩左右,其根的破损率比人工收挖的要少的多,达到了收获的要求。收回的甘草根晾晒几日后,剪去芦头和侧根打成捆,即可出售。

6.产量和效益。生长一年的甘草亩产400~600kg,生长两年亩产可达1000kg以上,甘草的市场价格为8~12元/kg,每亩收入在3000~7000元。亩投资:种子款186元,肥料款150元(底肥加追肥),农药10元,耕地款50元(两次),用工60元,合计亩投资450元。亩纯利润2600~6000元。如采取间作套种,其经济综合效益更高。


Tags:甘草高 责任编辑:大畏高怕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退耕还林地套播甘草栽培技术 [下一篇]甘草杨梅的加工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大畏高怕飞 大畏高怕飞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10 个
性别:保密
da@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甘草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虫体密集时被寄生的甘草根部呈突块状、块状
· 甘草品种和种类
· (3)分株繁殖:在甘草老株旁能自行萌发出很多新株
· 甘草白粉并甘草种子小蜂等也应适时防治
· 甘草豆象的防治技术
· 甘草根腐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 从第二年起甘草根分蘖
· 在珠体尚未成熟前的6~7月挖甘草

最新文章

· 从第二年起甘草根分蘖
· 甘草豆象的防治技术
· (3)分株繁殖:在甘草老株旁能自行萌发出很多新株
· 甘草根腐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 甘草豆象的防治
· 在珠体尚未成熟前的6~7月挖甘草
· 虫体密集时被寄生的甘草根部呈突块状、块状
· 甘草根腐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