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甘草高效益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2015-08-25   来源:毕节农批网 摇钱树网 作者:阳光少女   字体:【 】  浏览:155次   评论:0
(一)选地整地甘草适应性强,除盐碱地之外,大多数土壤均可种植。秋季施入厩肥或堆肥作基肥,深翻20厘米以上,耙平作畦,畦宽1米,高17厘米,种植时在畦面上开小沟播种。

(二)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

1.种子繁殖为扩大面积,可用此法。

(1)种子处理在自然状态下甘草种子的硬实率高达80%~90%以上,播前的种子处理,是丰产的关键。生产上常用的有三种处理方法:一是增温复浸,将种子放入60℃温水中浸泡6~8小时,漂去秕粒等,然后用“淘米法”把浸开的种子漂出;再将未浸开的种子放入100℃开水中浸2~3秒钟,捞出,立即放入凉水中一激,最后入60℃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后用清水冲洗掉黏液备用。二是机械处理,用碾米机将种子慢速打1遍或快速打2遍,然后用40℃温水浸泡3小时,捞出后用清水冲洗一下。三是硫酸处理,每千克硬实种子加入浓度为80%的硫酸拌匀,在15~20℃的温度下浸润2小时,随时观察,若发现多数种皮表面出现小黑色点,即可取出在流水中冲洗半小时。

(2)育苗移栽把畦面浇透水,水渗下时撒播处理过的种子,然后覆土1.5厘米左右。每公顷播量60~120千克,保苗105万~150万株。也可先在畦内按15厘米行距开浅沟条播或按穴距5~10厘米(每穴种子3~5粒)点播,然后覆土浇水。为保温保湿,加速种子发芽,可在畦面上架设塑料矮棚或盖草,苗全后撤去。当年9月或翌春按行株距50~80厘米×30厘米移栽。移栽时开深15~25厘米、宽40厘米的沟,沟间距15~20厘米,沟内施足腐熟农家肥,并每公顷施磷酸二铵375~750千克,最后按株距8~10厘米将苗条斜摆沟内(也可适当开浅沟平栽),覆土即可。

(3)露地直播一般春播在3~4月,秋播在7~8月。行距30厘米,播深2~3厘米,沙地或旱地可适当深播。每公顷播量约22.5千克,留苗37.5万株左右为宜。

2.根茎繁殖用根茎繁殖生长快。在春或秋季挖出根茎,切成5~10厘米的小段,每段至少有芽1~2个。在整好的畦内,按行株距90厘米×15~20厘米开9厘米深的沟,将根顺沟平放,覆土压实后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三)田间管理苗出齐以后可间苗1次,苗高5~6厘米时定苗,一般每公顷苗数保持在18万~22.5万株,株距10~15厘米。第一年苗小要勤除草、松土,培土2~3次,追肥1~2次。从第二年起甘草根开始分蘖,不再需要中耕除草。施肥以施厩肥或人粪尿、过磷酸钙为主。低凹地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Tags:甘草高 管理技 责任编辑:阳光少女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甘草种植栽培技术管理要点 [下一篇]甘草虫害的防治: 叶甲类害虫防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阳光少女 阳光少女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25 个
性别:保密
sun@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甘草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虫体密集时被寄生的甘草根部呈突块状、块状
· 甘草品种和种类
· (3)分株繁殖:在甘草老株旁能自行萌发出很多新株
· 甘草白粉并甘草种子小蜂等也应适时防治
· 甘草豆象的防治技术
· 甘草根腐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 从第二年起甘草根分蘖
· 在珠体尚未成熟前的6~7月挖甘草

最新文章

· 从第二年起甘草根分蘖
· 甘草豆象的防治技术
· (3)分株繁殖:在甘草老株旁能自行萌发出很多新株
· 甘草根腐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 甘草豆象的防治
· 在珠体尚未成熟前的6~7月挖甘草
· 虫体密集时被寄生的甘草根部呈突块状、块状
· 甘草根腐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