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五味子茎基腐病防治
2017-06-22   来源:邯郸农批网  作者:尤娜1314   字体:【 】  浏览:138次   评论:0

五味子茎基腐病防治

五味子茎基腐病可导致植株茎基部腐烂、根皮脱落,最后整株枯死。随着人工栽培面积的扩大,五味子茎基腐病发生呈现上升趋势。一般发病率在2-40%,重者在70%以上,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

一、病害症状:茎基腐病在各年生五味子上均有发生,以1-3年生的严重。病害从茎基部或根茎交换处开始,发病初期叶片萎蔫下垂似缺水状,但不能恢复,叶片逐渐干枯,最后地上部全部枯死。发病初期剥开茎基部皮层可发现有少许黄褐色,后期病部皮层腐烂变深褐色,极易脱落。病部纵切剖视,维管束变黑褐色。条件适合时病斑向上、向下扩展,导致地下根皮腐烂脱落。湿度大时,可在病部见到粉红色或白色霉层,挑取少许显微观察可发现有大量镰刀菌孢子。

二、发病规律:经初步鉴定,该病由4种镰刀菌属真菌引起,分别为木贼镰刀菌、茄腐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和半裸镰刀菌。这几种菌在病株中都可以分离到,在不同地区比例有所差异。病菌以土壤传播为主。五味子在5月上旬至8月下旬均有发病,5月初病害始发,6月初为发病盛期。高温高湿、多雨年份发病重,雨后天晴时病情呈上升趋势。地下害虫、土壤线虫以及移栽时造成的伤口、植株根系发育不良均有利于病害发生。冬天持续低温造成冻害易导致次年病害严重发生;生长在积水严重低洼地中的五味子容易发病。

生产上多采用假生苗移植,在秋天将五味子幼苗成捆储藏地下数月,次年移栽到大田。在此期间,土壤中的病原菌容易侵入植株,导致携带病原菌。五味子在移栽过程中造成伤口并且有较长时间的缓苗期,在这个期间植株长势弱,病菌也容易侵染植株。随着植株生长韧皮部加厚,枝干变粗,树势增强,病菌则难以侵入。在种植区里多年生的五味子有不同程度发病,在相同栽培条件下,2年生五味子发病最重,3年生次之,4年生及4年以上的五味子发病最轻。

三、防治技术

⑴加强田间管理,注意田园清洁,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并用50%多菌灵600倍液灌淋病穴土壤;适当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雨后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避免在前茬镰刀菌病害严重的地块上种植五味子。⑵种苗消毒,选择健康无病的种苗栽植。种苗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代森锰锌600倍药液浸泡4小时。⑶药剂防治,此病应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使药液能顺着枝干流入土壤为宜,每隔7-10天喷雾1次,连喷3-4次;或用绿亨1号(恶霉灵)4000倍液进行灌根。(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 傅俊范)

( 来源:《新农业》2007.6期 )

Tags: 责任编辑:尤娜1314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二)栽培(1)地块选择:北五味.. [下一篇]北五味子又叫面藤、山花椒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尤娜1314 尤娜1314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43 个
性别:保密
youna@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五味子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五味子育苗新方法
· 近两年辽阳、丹东等地区开始人工栽培五味子
· 五味子幼苗期生长缓慢
· 五味子5月上旬展叶5月下旬至6月初开花
· 五味子增产新技术
· 2.生长习性:五味子喜隐蔽潮湿环境
· 为了不让五味子脱肥
· 五味子采收与种子处理技术

最新文章

· 近两年辽阳、丹东等地区开始人工栽培五味子
· 为了不让五味子脱肥
· 近几年市场上五味子价格上扬
· 土壤肥力也逐渐满足不了五味子的生长需求
· 五味子的田间施肥技术
· 北五味子作为中药材
· 所以以为北五味子是风媒花植物
· 让五味子快生根快发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