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灵芝病害:脉孢霉
2015-08-07   来源:衢州农批网 大农网 作者:nlzm   字体:【 】  浏览:140次   评论:0
脉孢霉(Neuropara)又名串珠霉、链孢霉、红色面包霉。属子囊菌亚门,子囊菌纲,粪壳霉目,粪壳霉科。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丝孢科,链孢霉属(Monilia)。主要为害种为好食脉孢霉(N.sitophilaShearetDodge)。

1.形态特征有性阶段的子囊壳簇生或散生于基质表面或内层。成熟的子囊壳暗褐色,梨形或卵形,孔口乳头状。子囊壳内有多个子囊,但无侧丝,圆柱形,有短柄,1个子囊内一般含有8个子囊孢子,每4个为一交配系统。子囊孢子初期为无色透明,成熟时由檄榄色变为淡绿色,外壁上有突起和神经状纵肋,故名脉孢霉。

无性阶段的链孢霉,通常为微白粉霉状,菌丝有隔,分枝,网状。产孢菌丝呈双叉状分枝,分生孢子梗较短,直接从菌丝上长出;分生孢子串生成链,单细胞,易脱落,卵形,红色和橙红色。

2.发病规律

(1)传播途径借气流和风传播。场地不卫生,无菌条件差,灭菌不彻底,棉塞受潮、过松,菌袋有沙孔是脉孢霉初侵染的主要途径。一旦染菌后,所产生的新分生孢子是再侵染的途径。

(2)发生条件该菌生活力极强,分生孢子能耐高温,菌丝好氧,在4-44℃内均能生长,25-36℃生长最快。培养料含水量53%-67%时生长迅速,pH3-9均能生长。高温季节是该菌发生的高发时期。

3.为害症状在料面或棉塞上迅速形成蓬松的霉层,即孢子堆,能在1-2天内污染整个培养室,生活力极强,能冲破塑料袋向外生长,致使整个制种和栽培失败。

4.防治方法

(1)培养料需新鲜无结块、霉变,使用前经暴晒,灭菌需彻底,防止棉塞沾湿。

(2)培养场地、床架、墙壁等用500倍70%甲基托布津药液喷洒。

(3)对轻度棉塞感染,在无菌条件下,将瓶口和棉塞经火焰灼烧杀菌,棉塞沾石灰粉塞回原处;若栽培袋污染但灵芝菌丝生活力仍然很强,可在树荫下挖土30-40厘米,将菌袋排下,覆上湿润土,约半个月脉孢霉即消失;若严重污染,应及时清除烧毁或深埋,防止分生孢子再次扩散侵染。


Tags: 责任编辑:nlzm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灵芝虫害:凹黄蕈甲 [下一篇]灵芝虫害:造桥虫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nlzm nlzm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24 个
性别:保密
nzlm@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灵芝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灵芝素有“瑞草”之称
· (三)栽培技术灵芝的栽培方法主要有瓶栽、袋栽、..
· 当断面出现白色的灵芝气生菌丝时
· 3.灵芝的人工栽培(1)培养基配方人工栽培常用的..
· 取灵芝组织块放在0.1%升汞溶液内进行表面灭菌
· 灵芝对木质素、纤维素等物质有较强的分解与吸收..
· (3)湿度灵芝生长需要较高的湿度
· 当灵芝菌袋发满菌丝后

最新文章

· 取灵芝组织块放在0.1%升汞溶液内进行表面灭菌
· 当灵芝菌袋发满菌丝后
· 灵芝俗称灵芝草
· (三)栽培技术灵芝的栽培方法主要有瓶栽、袋栽、..
· (5)光照灵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线非常敏感
· 灵芝栽培技术(一)
· (3)湿度灵芝生长需要较高的湿度
· 如何把灵芝种得更大,产量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