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高产管理技术
枸杞是多年生茄科枸杞属落叶性灌木。其叶、果根、皮均有广泛的药用价值。抗逆性强,耐肥水,既适于干旱、沙荒、盐碱地种植,又是庭院经济优良树种;结果期长,当年定植至50年均可结果,3~4年即可进入盛果期,一般每亩产干果可达500千克以上,其果实含有多种有机物和营养成分,具有补肾、养肝、明目、活血、抗癌等作用。 1、选用良种。枸杞品种繁多,仅新疆就有近10种。为达到优质高产,应做好选种工作。月上、中旬,在叶色绿、果枝节间短、粗壮、刺少、生长健壮、无病虫为害的麻叶或大麻叶品种植株上,选摘成熟且果粒大、果色鲜红、含糖量较高的果实留作种用。将果实采下揉烂,加清水淘洗,漂除果皮和肉质,滤去汁液,再把种子淘洗干净,在干燥通风处晾干备用。也可在此品种植株上,选节间短、色正、生长健壮、芽眼饱、无病虫的枝条,剪成20厘米长、备作扦插育苗。还可直接在优良品种树下周围挖根蘖株,进行定植。 2、培育壮苗。选择肥沃的沙壤土做苗圃,每公顷施6~7.5万千克有机肥,灌好水。小畦面积为10~20米 2,于4月份平畦播种,播种量1500~2250克。畦面开4厘米宽的沟,沟深1厘米,种子与10倍细沙拌匀撒入沟内,覆细湿土0.5厘米,踏实后,再盖上湿碎草,以防跑墒。株行距为10厘米×40厘米,每公顷保苗22.5万株以上。加强水肥管理、松土除草和间、定苗工作。待苗长到60厘米高时,将50厘米以下的幼芽全部抹掉,待生长高度达75厘米时,摘心定形,即可培育健壮的苗木。 3、合理密植。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用垄植两边沟灌定植方法,株行距1.5米×2米,每公顷地栽3300株左右,挖坑40厘米×40厘米×40厘米,坑内施入2~3厘米厚和熟土拌好的腐熟农家肥,肥上盖细熟土10厘米,再将直立健壮、并带有3~5条须根的枸杞苗定植于坑内,盖上土,踏实,及时灌水,以提高成活率。 4、中耕除草。每年4月和9月分别进行春翻和秋翻,深度20厘米。5~7月进行4~6次中耕除草,深度6~8厘米。有利于消灭病虫杂草,疏松土壤,保证枸杞正常生长发育。园内除定植的当年可间作瓜类、甜菜或矮秆作物以外,以后严禁间作其他作物。 5、肥水管理。枸杞结果分夏果和秋果两种,因此肥水对枸杞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予以重视。三年以上(盛果期)的枸杞每年每公顷施肥量(8~9次)必须保证尿素350千克;磷酸二铵或三料过磷酸钙3000千克;优质厩肥3.7万千克以上。按照发芽、开花、果实膨大前分别追施,并在秋季施1次基肥。根据树龄大小在距离树干20~60厘米处挖坑或挖环形沟,深20~30厘米,将肥料施入坑内或沟内,施后盖土,并及时灌水。除地面深施肥外,叶面喷肥对提高果实千粒重也有明显作用。在6~7月第1结果期喷4次,8~9月第2结果期喷2次。每次每公顷磷酸二氢钾750~1500克,加尿素750克,对水750千克,在花蕾期每公顷喷叶面宝15支(5毫升)加不750千克。除追肥后及时灌水和每次摘果后要求灌水外,一般每12天左右灌1次水,采摘期7天灌1次,每次灌水量600~900米3左右,达到夏水灌透,冬水要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