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大豆45厘米窄行密植种植技术
2015-08-07   来源:无锡农批网  作者:小00   字体:【 】  浏览:118次   评论:0
大豆45厘米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我们敦化市2004年从黑龙江引进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我们地区的气候、土壤、栽培特点推选出来的一项新技术,是我们敦化市耕作制度改革的新突破。2005年在官地、黑石、沙河沿农场做了试验,试验区大豆平均亩产202.9公斤,比对照增产24.9%,2006年全市推广了1500亩,平均亩产203.52公斤,最高亩产达247.78公斤,比对照增产34.9%,这为大豆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探索出了新的技术途径。 

一、大豆窄行密植的增产原理 

窄行密植由于缩小了行距.扩大了株距,使植株分布更均匀合理,增加了绿色面积,改善了受光条件,特别是改善了中、下层受光条件。因植株分布合理,增加了叶片的受光面积,提高了光的利用率,从而增加了干物质重量,保证高产的实现。 

二、大豆窄行密植的技术措施 

1.选择适宜品种:选择矮秆或半矮秆、有限或亚有限秆强不倒的品种。选择比当地品种熟期偏早的品种。但不宜过早,否则会浪费积温影响产量。在敦化市较适于窄行密植栽培的品种有:垦鉴23、合丰35、黑农35、北丰11、黑河27、红丰11等。 

2.种子处理:为防治二条叶甲和根腐病及控制重迎茬病虫危害,确保苗全苗壮,在播前5~7天进行种子包衣,用35%阿普隆40克+70%锐胜300克混合,加入1.3升水后,再加入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00毫升拌100公斤种子;或种立(35%多克福)或卫豆克(35%多福克悬乳剂)1公斤拌70~100公斤种子。 

3.土壤深松:窄行密植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土壤耕层条件,要达到耕层深厚、地表平整、土壤细碎。窄行密植要求土壤必须具有深松基础,否则不能增产。旋耕深度15~20厘米,有大型机械的农户最好能达到25厘米以上。 

4.选择播种施肥机械:选择GTX~2(3)A2型通用耕作机来完成起垄、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及后期中耕作业,该机械的特点是既能进行窄行密植,也能用于大豆普通垄距的种植。 

5.确定适宜的密度和规格,保证播种质量:各地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垄上双行种植,行距为8厘米,单行粒距为10~12厘米。一般每亩保苗2.32~2.66万株。若确定收获株数2.66万株,亩播种3万粒,播种量为6公斤/亩。播种深度在压实地表下3~5厘米。化肥施于种下5~8厘米。应增加肥料投入,在施农家肥的基础上,施三元复合肥20公斤/亩。镇压宽度及强度:苗带镇压宽度24~26厘米,镇压强度为650克/平方厘米。 

6.搞好化学除草:窄行密植使机械除草及人工除草受到限制,因此搞好化学除草至为重要。大豆播后苗前每公顷用48%广灭灵0.75~1升十80%阔草清30克或75%宝收15~20克+金都尔1.35升(72%都尔2.3升或90%乙草胺1.5升)。 

7.应用化控技术和喷施叶面肥、促控结合:窄行密植的大豆,在前期长势较旺的情况下,进入花期后如果生长过旺就会成为徒长田,造成倒伏、落花落荚、造成减产,因此当田间植株生长过旺,有倒伏危险的情况下可喷施三碘苯甲酸、多效唑、丰收宝等药剂,防止倒伏、增花保荚、提高产量。当因干旱等原因造成大豆前期矮小,封垄晚的,要进行叶面追肥,在大豆开花初期与结荚初期各施一遍叶面肥,可用尿素5~10公斤加磷酸二氢钾3公斤,对水400~500公斤喷施。 

三、注意事项 

1.必须有深松的基础。2.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行距,一般单条播平均可在15~20公分左右。3.必须有较好除草剂应用技术。在杂草较多的地块,不宜采用此项技术。4.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密度应有所不同,公顷收获株数掌握在40~45万。5.后期一定要喷二次叶面肥。 
Tags:大豆 米窄行 责任编辑:小00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豆重迎茬栽培的减产原因及保产.. [下一篇]大豆高产的栽培管理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小00 小00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95 个
性别:保密
wolove@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大豆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齐黄26号(大豆)
· 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采用化学除草剂封闭土壤防治..
· 能够提高大豆田间的通风、透光率
· 合理密植是大豆增产的有效措施
· 科学施肥大豆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
· 大豆出苗后及时顺垄查苗
· 夏大豆新品种――徐豆12号
· 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最新文章

· 大豆出苗后及时顺垄查苗
· 合理密植是大豆增产的有效措施
· 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采用化学除草剂封闭土壤防治..
· 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 推广适合本区域的优良大豆品种
· 能够提高大豆田间的通风、透光率
· 此法适于大面积应用,但大豆植株较大,人进地困难,..
· 苗全、苗匀是大豆丰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