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大豆霜霉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2015-08-07   来源:那曲农批网  作者:wind   字体:【 】  浏览:134次   评论:0
霜霉病分部于我国各大豆产区,尤以东北、华北大豆生育期气候冷凉地区发生较多,多雨年份病情加重,严重的导致叶片早落或凋萎,种子霉烂,减产30%~50%。其主要为害幼苗或成株叶片、荚及豆粒。

症状 带病种子上的病菌经系统侵染引起幼苗发病,但子叶不表现症状。 当第一对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沿主脉、侧脉扩展.造成全叶褪绿,有时整个叶片变黄。天气多雨或潮湿时,病斑背面生有灰白色霉层,病叶转黄变褐而干枯。成株期叶片表面生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斑点,后变褐色,背面也生灰白色霉层。病斑常汇合成大的斑块,病叶干枯死亡。豆荚染病外部症状不明显,但荚内常现黄色霉层,即菌丝和卵孢子。受害豆粒发白无光泽,表面附一层黄白色粉末状霉层。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种子上附着的卵孢子是最主要的侵染源,病残体上卵孢子侵染机会少。卵孢子随种子发芽而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从寄主胚轴侵入,进入生长点向全株蔓延成为系统侵染病害,病苗则成为再侵染源。

防治方法

1.针对当地实际情况选用抗病力强的品种。

2.针对病菌特性,提倡三年以上轮作,减少初侵染源。

3.选用无病种子,并进行播种前药剂处理,用种子量0.3%的乙磷铝或35%甲霜灵粉剂拌种。

4.加强田间管理。锄地时注意铲除系统侵染的病苗.减少田间侵染源。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

5.发病初期喷洒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可防治大豆发生霜霉病。

Tags:别与防 责任编辑:wind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夏大豆新品种德豆99-16 [下一篇]大豆灰斑病的防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wind wind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58 个
性别:保密
wind@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大豆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齐黄26号(大豆)
· 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采用化学除草剂封闭土壤防治..
· 能够提高大豆田间的通风、透光率
· 合理密植是大豆增产的有效措施
· 科学施肥大豆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
· 大豆出苗后及时顺垄查苗
· 夏大豆新品种――徐豆12号
· 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最新文章

· 大豆出苗后及时顺垄查苗
· 合理密植是大豆增产的有效措施
· 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采用化学除草剂封闭土壤防治..
· 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 推广适合本区域的优良大豆品种
· 能够提高大豆田间的通风、透光率
· 此法适于大面积应用,但大豆植株较大,人进地困难,..
· 苗全、苗匀是大豆丰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