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 [切换城市]

TOP

新化县油溪乡续丰村有这样一位老农
2016-11-22   来源:铜仁农批网  作者:mhmee   字体:【 】  浏览:108次   评论:0

华声在线11月22日讯(通讯员 肖东初 刘登族)在新化县油溪乡续丰村,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年逾八旬,儿女富裕,却仍勤劳耕种,一年种植近10亩水稻,年产稻谷10000余斤。这位老人名叫饶连山,今年81岁,精神抖擞,头脑清晰。

一位知情的退休教师跟记者讲起了饶连山老人的事迹。

以农为乐 惜地如金

“生长在农村里当农民,不以耕种为乐,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土地,勤耕勤种这怎么行?如今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好,我身体健康,老伴也帮我晒谷,耕田种地,自食其力,是件乐事。我只要能劳动,就要把田种到底。”老人自豪地说。

他耕田种地非常讲究技术,不违农时,不误地利。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治虫,什么时候收获,他都有精密的打算和安排。每晚看电视,他总是留心天气预报。有一回,本来准备第二天谷种下田的,但天气预报明日有风暴大雨,他就将谷种保管,延期下田,避免了损失。

平日饶连山对农作物施肥也十分讲究,他常向那些有知识的农友请教,购买化肥,注意氮、磷、钾搭配,重视家肥作用。一有空余时间,他常用板车装上粪桶,到毗邻的油溪小镇收集大粪等,拖回家使用。

连山老人家哪有这么多田土呢?原来,村里很多乡亲外出务工,田土荒芜。在别人同意下,他将一些荒田种上,一年就种了近10亩,收了10000把斤稻谷。

珍惜幸福 饮水思源

除了耕田种土外,饶连山承包了村里三口山塘养鱼,每年至少产数以千计的鲢、草、鲤肥鱼,收入达20000余元。据他说一般年景,一年的总收入可达4至5万元。但他始终勤俭度日,既不打牌赌博,又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尽量把节余的钱用于生产开支和救助有困难的亲朋好友上,如村里的饶冬梅老人,丈夫早故,饶连山老农每年送鱼、送粮、送肉,生活几乎由他包起来。还有平日,他只要听说有人遭遇困境,他总乐于伸出援助之手,油溪中学有位1 4岁的女生一一陈兰,身患尿毒症,家景清贫,他便悄悄送去好几百元,帮助陈兰。

每年的传统节日来之际,趁儿女、儿孙们相聚时,他总要向下一辈进行忆苦恩甜教育。“在旧社会里,我家祖祖辈辈终年劳累在地里,到头来还得艰难过日,特别遇到大旱年,免不了要讨米逃荒。如今我们有吃有穿有好房子住,这幸福来之不易啊!你们要身在福中应知福,千万不要忘了共产党的大恩大德啊……”

身故火化 带头树标

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讲究身故后入土为安。然而饶连山老人决定,身故后火化,带头树标。10年前,在自留山脚下,他选择一处向阳之处修建了一间小隔室,作为身故火化存放骨灰盒的地方。

当连山老人存放骨灰盒的陋室竣工时,有不少好朋好友劝说:“连山,你孙崽满屋,人丁兴旺,何必身故后火化?”他坦诚回答:“我国许多开国元勋身故后都火化,我一个普通农民身故后火化,有什么可惜?人故后火化,既简单又省事,何乐而不为?”他儿女也曾多次劝说:“爹,您和母亲含辛茹苦将我们四子妹抚养成人,身故后执意火化,这叫我们怎么为情?

“这有什么难为情的,为父不怨你们,别人如果背地里说,就让他们说吧。现在国家正在进行殡仪改革,我愿意在农村带个身故火化的好头……”说得儿女们心悦诚服。

Tags:丰村有 一位 责任编辑:mh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袁隆平:海水稻前途光明 目标是亩.. [下一篇]米泉大米会成为历史吗?种植面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