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湖北省植保总站开展全省下半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根据各区域测报站调查的病虫基数,结合全省历史资料、耕作制度、品种布局、作物长势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下半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计下半年水稻病虫害总体呈中等至偏重发生趋势,其中主害代“两迁”害虫、二化螟、纹枯病等病虫害偏重发生,局部稻区有大发生的风险,感病品种上的稻瘟病、稻曲病大流行风险较高;玉米螟、玉米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感病品种偏重发生;棉盲蝽、枯萎病、黄萎病、伏蚜局部偏重发生;果茶作物上,茶小绿叶蝉和柑橘红黄蜘蛛、茶尺蠖、柑橘煤烟病、柑橘炭疽病等局部偏重发生,其它病虫害中等或偏轻发生。具体预报如下: 水稻病虫 稻飞虱中稻五(3)代中等发生,鄂东、江汉平原中南部局部偏重发生,六(4)代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晚稻七(5)代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累计发生面积约2800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五(3)代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晚稻六(4)代偏重发生。累计发生面积约1800万亩次。 二化螟二代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鄂西偏轻发生。三代偏重发生。直播田轻于其它稻田。发生面积约2300万亩次。 三化螟三代鄂东、江汉平原北部稻区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50万亩次。 稻瘟病早稻穗颈瘟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中晚稻稻瘟病中等发生,鄂东南等常发区偏重发生,其中感病品种和常发区有大流行风险。累计发生面积约1000万亩次。 稻纹枯病大部分稻区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2100万亩次。 稻曲病中、晚稻大部分稻区中等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700万亩。 其它病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细菌性基腐病等病害在部分地方将有一定面积发生,有局部流行风险。 玉米病虫 玉米螟二代中等发生、三代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700万亩次。 纹枯病鄂西南偏重发生,鄂北岗地偏轻发生,其它产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400万亩。 大斑病、小斑病大部地区中等发生、感病品种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00万亩。 玉米锈病大部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00万亩。 玉米褐斑病鄂北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00万亩。 其它病虫害棉铃虫、高梁条螟、桃蛀螟等钻蛀类害虫全省大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300万亩次。 入夏以来全省气温大部正常略高,天气因素对玉米螟、大斑病等发生为害没有明显不利影响。 棉花病虫 棉盲蝽三代、四代大部中等发生,混栽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00万亩次。 棉铃虫三代中等发生,四代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0万亩次。 伏蚜大部棉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0万亩次。 棉叶螨大部棉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20万亩次。 烟粉虱大部棉区偏轻发生,棉菜混栽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60万亩。 枯、黄萎病老病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60万亩。 铃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60万亩。 柑橘、茶叶 柑橘红黄蜘蛛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0万亩次,为害高峰在8~9月。 柑橘潜叶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次,为害高峰在8~9月。 柑橘蚧类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次,为害高峰在7~8月。 柑橘粉虱类偏轻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次,为害高峰在7~9月。 柑橘锈壁虱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次,为害高峰在7月。 柑橘炭疽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次,为害高峰在7~8月。 柑橘煤烟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次,为害高峰在7~9月。 柑橘疮痂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次,为害高峰在8~9月。 茶小绿叶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次,为害高峰在7~10月。 茶尺蠖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次,为害高峰在7~10月。 茶蚜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次,为害高峰在7~9月。 茶炭疽病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次,为害高峰在7~9月。 (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