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中如何合理确定氮肥用量?
2015-07-22   来源:本溪农批网 麒麟区农业局 作者:曾经   字体:【 】  浏览:89次   评论:0

氮的定量需要考虑高产水稻需肥规律、土壤供氮规律、肥料特性和当季利用率以及生育期间各种情况变化,包括总氮定量和氮肥施用方法两部分。 


总氮量确定:通过测土配方等试验所得出的氮、磷、钾比例,应被认为是当地合理的比例,再根据当地取得高产的氮肥施用量,按测土配方“3414”试验的氮、磷、钾合理比例,确定高产栽培的氮、磷、钾的具体使用量。施氮总量的确定用斯坦福差值法计算:施氮总量(千克/亩)=〔目标产量需氮量(千克)-土壤供氮量(千克)〕÷氮肥的当季利用率(%)。总氮量越多、肥料的利用率越低,运筹比例不同、肥料的利用率效率也不同,一般来说,在保证当地产量水平不变或略有增加的前提下,采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可节约肥料20%-30%。 


氮肥的施用方法:试验示范证明重施穗肥可以促进穗分化,提高穗粒数,基蘖肥与穗肥的最佳比例为5:5或6:4,这一施肥方法可以获得高产,并显著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氮肥施用时间:施氮的时期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确保有效分蘖阶段水稻不缺氮,并保持合理的氮浓度渐降动态,到无效分蘖期降到缺氮水平;二是穗分化开始氮水平逐渐提高,进入二次枝梗分化以后达到不缺氮水平,且维持到乳熟期,乳熟后合理下降,有利于提高物质运转,基肥在移栽前施用,分蘖肥在移栽后5―7天施用,促花肥为幼穗分化开始时施用,保花肥于倒数第二张叶片生长时施用。 

Tags:水稻精 何合理 责任编辑:曾经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水稻缺肥与养分过多的症状表现 [下一篇]单季稻一代二化螟防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