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水稻赤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2015-07-22   来源:张家口农批网 建水县植保植检站 作者:后会无期   字体:【 】  浏览:86次   评论:0

水稻赤枯病俗称熬苗、坐棵,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在我县水稻种植区零星发生,西庄镇常年水淹田局部田块重发生。其症状表现为:发病植株明显矮小,分蘖少而小,上部叶片直立与茎夹角较小,病株嫩叶颜色暗淡,通常表现为深绿色或暗绿色,病株发病多从下部老叶开始,逐步向上扩展,但新叶往往保持绿色,进入分蘖盛期症状最为明显,叶片出现碎屑状褐色斑点,以后逐步发展成不规则形,病株生长缓慢,根系上白根少,多为褐色,严重的田块远望如同火烧焦状。

一、发病原因:

1、缺磷钾型 长期过多偏施氮肥造成土壤缺磷钾是导致赤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中毒型赤枯 主要发生在长期浸水,泥层厚,土壤通透性差的水田,发生赤枯病的稻株根系受到土壤中有机酸或硫化氢的影响,破坏了正常的生理机能,,如绿肥过量,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插秧期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以后气温升高,土壤中缺氧,有机质分解产生大量硫化氢、有机酸、二氧化碳、沼气等有毒物质,使苗根扎不稳,随着泥土沉实,稻苗发根分蘖困难,加剧中毒程度。 

二、防治方法:

1、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适时晒田。缺磷缺钾的可追施一定量的过磷酸钙和硫酸钾。 (1)改良土壤,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2)宜早施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钾钙肥等。缺磷土壤,应早施、集中施过磷酸钙每667m2施30kg或喷施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忌追肥单施氮肥,否则加重发病。(3)改造低洼浸水田,做好排水沟。绿肥做基肥,不宜过量,耕翻不能过迟。施用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均匀施用。(4)早稻要浅灌勤灌,及时耘田,增加土壤通透性。(5)发病稻田要立即排水,促进浮萍、苔类等生物沉实,以利新根早发。 

2、施用微肥。每亩施用1千克的硫酸锌作底肥效果更佳,也可以用1千克硫酸锌作追肥。发病的田块还可用5%的硫酸锌肥液进行叶面喷施。

 

 
   

Tags:水稻赤 方法 责任编辑:后会无期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水稻控释肥一次性施肥技术操作方法 [下一篇]水稻收获前期的科学管理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