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水稻霜霉病发生与防治
2015-07-22   来源:松原农批网 江苏农业信息网 作者:小狼   字体:【 】  浏览:85次   评论:0

为害症状: 秧田后期出现症状,分蘖盛期症状显著。病株矮缩,叶色淡绿;叶上生黄白色的小点,圆形或椭圆形,常连成线状;孕穗后病株显著矮缩,株高不到健株的二分之一。叶片短而肥厚,心叶黄白色,有时弯曲或扭曲,不易抽出,下部叶片逐渐枯死。叶鞘受害略显膨松,表面有不规则的波纹,有时产生皱折或扭曲。病株分蘖减少,一株感病,其余分蘖全部感病。穗畸形,不能正常抽出,穗小而不实,有时小穗退化为叶状。

病原菌形态特征:病菌的菌丝和卵孢子在细胞间隙内生,孢囊梗从气孔伸出,常成对,少有3根的,短粗,不常分枝,顶端产生3~4根短小枝,尖端形成孢子囊。孢子囊卵形或椭圆形,无色或紫褐色,卵孢子在孕穗以后易见到,成熟的卵孢子球形或近卵形,鲜黄色,表面平滑或略有皱褶。

分布区域:南方稻区和东北均有发现

发病特点:以卵孢子越冬。常在湿地生存繁殖,借水流传播。在受水淹和低湿的稻田发病多,一般在淹水后2~3星期发生。低温阴雨有利发病。

防治方法:

1、改善病田排灌系统,不使秧苗受淹。

2、选择地势较高的田块作为秧田,注意秧田管理,防止淹苗。

3、及时拔除病株,控制病害蔓延。

4、常发病区和大水淹苗秧田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亩用50-75克,兑水喷雾。

 常用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Tags:水稻霜 责任编辑:小狼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防治水稻病虫害要注意十点 [下一篇]水稻新品种――抗蚊青占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