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水稻稻绿蝽
2015-07-22   来源:佳木斯农批网  作者:瞎子   字体:【 】  浏览:93次   评论:0
学名 Nezara viridula(Linnaeus)半翅目,蝽科。别名稻青蝽。分布在我国东部吉林以南地区。

寄主 32科150种以上,包括水稻、番茄、马铃薯、白菜、甘蓝、豆类蔬菜作物。

为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吸食汁液,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形态特征 成虫全绿型[forma typica(Linnaeus)]体长12一16mm,宽6.0一8.5mm。长椭圆形,青绿色(越冬成虫暗赤褐),腹下色较淡。头近三角形,触角5节,基节黄绿,第3、4、5节末端棕褐,复眼黑,单眼红。咏4节,伸达后足基节,末端黑色。前胸背板边缘黄白色,侧角圆,稍突出,小盾片长三角形,基部有3个横列的小白点,末端狭圆,超过腹部中央。前翅稍长于腹末。足绿色,跗节3节,灰褐,爪末端黑。腹下黄绿或淡绿色,密布黄色斑点。卵杯形,长1.2mm,宽0.8mm,初产黄白色,后转红褐,顶端有盖,周缘白色,精孔突起呈环,约24―30个。若虫一龄若虫体长1.1一1.4mm,腹背中央
 
有3块排成三角形的黑斑,后期黄褐,胸部有一橙黄色圆斑,第2腹节有一长形白斑,第5、6腹节近中央两侧各有4个黄色斑,排成梯形。二龄若虫体长2.0-2.2mm,黑色,前、中胸背板两侧各有一黄斑。三龄若虫体长4.0-4.2mm,黑色,第1、2腹节背面有4个长形的横向白斑,第3腹节至末节背板两侧各具6个,中央两侧各具4个对称的白斑。四龄若虫体长5.2―7.0mm,头部有倒“T”形黑斑,翅芽明显。五龄若虫体长7.5―12mm,绿色为主,触角4节,单眼出现,翅芽伸达第3腹节,前胸与翅芽散生黑色斑点,外缘橙红,腹部边缘具半圆形红斑,中央也具红斑,足赤褐,跗节黑色。
 
生活习性 北方地区年发生1代,四川、江西年发生3代,广东年生4代,少数5代。以成虫在杂草、土缝、灌木丛中越冬。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2℃,若虫为11.6℃,有效发育积温为668日度。卵成块产于寄主叶片上,规则地排成3―9行,每块60一70粒。1―2龄若虫有群集性,若虫和成虫有假死性,成虫并有趋光性和趋绿性。

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田园杂草地被,消灭部分成虫。(2)灯光诱杀成虫。(3)成虫和若虫为害期,喷洒广谱性杀虫剂。
 
 
Tags:水稻稻 责任编辑:瞎子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水稻窄条斑病 [下一篇]水稻吸肥与施肥时期界限确定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