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水稻栽培怎样合理配置株行距
2015-07-22   来源:清远农批网 云南省红河开远农业局 作者:mmrens   字体:【 】  浏览:121次   评论:0

    水稻产量要素的构成,首先取决于移栽的基本苗数,在基本苗大致相近的情况下,由于移栽的行株距规格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生态小环境,如植株间的光照和湿度、通风条件以及植株的营养,这些条件的改变,也会对产量要素的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水稻栽插的行株距配置方式主要有3种:一种是等行距的正方形栽插方式;第二种是行距较宽、株距较窄的长方形方式;第三种是宽窄行相同,株距不变,形成双行并列方式,简称宽窄行方式。生产实践表明第二种宽行窄株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它是改善光能利用、调节群体与个体矛盾的有效手段。其增产原因有三点:第一,有利于解决穗多粒少的矛盾,宽行窄株能在较高的穗数上提高每穗粒数;第二,宽行窄株提高了群体中个体的整齐度,易取得高产;第三,有利于解决争多穗和密植易倒伏和易生病虫害的矛盾。宽行窄株地上第一、二节间长度比同等密度的其它方式要短,且通风透光条件改善,所以较抗倒伏,纹枯病较轻,稻飞虱等害虫也较少。一般田块株行距为4×6(寸),每丛栽1―2苗,每亩栽2.5万丛。稍肥一点的田块,株行距为4×7(寸),每丛栽1―2苗,每亩栽2.1万丛。

 

Tags:水稻栽 责任编辑:mmrens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精品雷龙宝――稻纵卷叶螟跑不了 [下一篇]水稻旱育秧的苗床培育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