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如何预防棉花烂铃
2015-08-07   来源:咸阳农批网  作者:mhmee   字体:【 】  浏览:161次   评论:0
我国南北棉区,每到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遇到阴雨连绵,棉株下部发生铃疫病,烂掉不少棉铃,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如何预防?是不少棉农急需探求的又一个难题。

为什么会烂铃?如何预防?我们要先从棉花的生长特点说起。棉花不同于小麦、谷子,一生只长一个穗。棉花是无限花序作物,只要日平均温度在20度以上,可以不停的生长,长成多年生棉花树,而且果枝上每长出一片叶子,就生长出一个花蕾,开花、授粉、结铃,如果营养供的上,就长成能吐絮的大铃。但每长成一个大铃,需要两三片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才能满足一个成铃的生长。所以没有病虫危害,棉花现蕾开花也会脱落60%左右,这是棉花的生育特点,叫作生理脱落。

棉株中下部的伏铃和伏前铃从开花到吐絮,一般需要48天,所以有“花见花48天”之说。棉铃在生长期有很强的抵抗力,没有虫子危害穿孔不会烂铃。在接近成熟期,生长40天以后,棉铃停止生长,铃壳需要脱水、干皮、开裂,如果这期间遇到雨水高温高湿,停止生长的棉铃已无抵抗能力,各种铃疫菌会浸染铃壳,引发烂铃。如果在新疆棉区,气候干燥,很少下雨,有高温无高湿,棉铃不会烂。内地棉区,如果到10月份再下连阴雨,有高湿无高温,棉铃也不会烂。所以,在我国南北棉区不要或少要伏前铃,让棉铃成熟期躲开8月下旬到9月中旬容易引发烂铃的季节,是最好的预防办法。

说到伏前铃,没有种地膜棉以前,黄河流域棉区伏前铃结的很少,一株棉花只有一两个伏前铃,所以烂铃不会很多。自从推广地膜棉以后,棉苗早发,生育期提早10天至半月,伏前铃多达7、8个,所以烂铃多,减产幅度大。伏前铃多了,中部的伏铃就结的少,因为下部结铃早,中部叶片制造的营养首先要供应下部铃的生长,导致中部开花授粉后营养供应不上而脱落多,这样的结果是下部烂、中部空,得不偿失。为解决这一难题,国欣科技园区搞了对比试验,在水肥条件好的同一块地,4月20日播种欣抗4号,亩密度分别为2000株、2500株、3500株。2000株稀植田采取简化整枝法,6月25日打去所有营养枝和下部两个果枝,7月5日把所有已开的花和已结的幼铃全部去掉,使下部叶片为中部多结伏铃供应营养。结果烂铃数平均每株0.7个,亩实收花685斤,而另外两块棉田不去两个果枝、不去下部花铃的烂铃数都在3个以上,产量分别是632斤和606斤。所以,适当稀植,不要或少要伏前铃是预防烂铃最主动最简单的办法。

防治烂铃还有其它办法,如推株并垄、打去下部老叶、喷施杀菌剂、及时摘收初烂铃晾晒等,但这些办法都是在棉田即将发生烂铃或已经发生烂铃时采取的被动办法,效果往往不理想,不如6月中下旬去早蕾或7月上旬去早花、早铃主动高效。

在常规情况下,棉株第三个果枝以下烂铃数较多,即便不烂,也因挨近地面光照不足,热湿气蒸腾而吐絮不好,形成质量很差的“根子花”、“僵瓣花”。所以主动去掉早发棉株下部的两个果枝有百利而无一害。到8月下旬以后,高产棉田的长势应该是:错落有致,层次分明,高脚无烂铃,伏桃挂满腰,秋桃已盖顶。 高级农艺师卢国欣  
Tags:何预防 花烂铃 责任编辑:mh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棉花蕾铃期管理应加强 [下一篇]棉花栽培十大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mhmee mhmee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6 个
性别:保密
mhmee@mmrens.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棉花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对棉花枯黄萎病可采用30%恶霉灵1000倍液、或80%..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
· 棉花现蕾期不旱不滴水,旱象如何判断呢?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最新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棉花根系活力下降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 保证后期棉花蕾铃生长充足的养分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