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周口市棉花棉根蚜的发生与防治
2015-08-07   来源:荆门农批网  作者:防闺蜜   字体:【 】  浏览:127次   评论:0
棉花棉根蚜别名菜豆根蚜、甜菜根蚜,为同翅目,瘿棉蚜科,是一种危害植物根部的蚜虫。近几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耕作制度的变化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棉根蚜在棉花上发生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2004年我市太康、淮阳县中度发生。据调查,平均虫田率20%,虫株率5%~10%,每株蚜量20~50头,严重田块虫株率20%~ 30%,每株蚜量60~150头,死棵率5%~10%,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

(一)为害特点

棉根蚜主要在棉花主根附近吸取棉根汁液,致使受害主根下部及须根变细或枯萎变黑或腐烂;植株地上部叶色变暗、萎蔫,叶片变薄,上有许多褐色小斑点,下部叶片逐渐枯萎脱落,棉茎紫红或嫩顶枯萎,棉苗生长缓慢,严重时成片棉苗枯死。

(二)生活习性及为害规律

棉根蚜在土壤中呈水平分布,距植株周围5cm处最多,15cm处次之,垂直分布在5~10cm土层内。其怕光,见光即向上缝中爬行,在土中常与小苗蚁共生,靠小苗蚁搬迁转移为害。从调查情况看,为害我市棉花的棉根蚜为无翅孤雌蚜,体卵圆形,乳白色或淡橘黄色,略披白蜡粉;体表光滑,密被短尖毛;触角和足均短粗,无腹管,尾片小,半圆形,有短毛40根。在5月下旬进入危害始期,6月中旬为危害盛期,6月下旬以后危害逐渐减轻,7月上旬田间看不到危害症状。5~10月份整个棉花生长期间,棉花根部均为无翅成、若蚜,没有发现有翅蚜的田间迁飞。从发生规律看,土质松软、通透性好的沙壤土、壤土发生危害重,连作棉田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加重,连作3年的棉株被害率为10%,连作2年的为3%,种植1年的没有棉根蚜。

(三)发生原因分析

1.气候条件。我市4月下旬至5月上旬常年日平均气温16.4~17.6℃,且晴、雨交互。这样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棉根蚜的发生。

2.寄主植物多。棉根蚜的寄主植物很多,主要有菜豆、蚕豆、马铃薯、番茄、甘蓝、芜菁、甜菜、黑麦等十多种作物,还有益母草、扁蓄、白蒿、金叶马兰、荔枝草等杂草植物。近年来,我市由于种植结构调整,蔬菜、果品、杂粮等面积不断扩大,寄主增多,为棉根蚜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3.防治措施不到位。从棉根蚜为害棉株症状看,极易误认为是病害所致,加之农民不了解棉根蚜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在防治方法、用药种类上把握不准,导致防治不及时,防治效果差。

(四)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①轮作倒茬,重发生棉田与非寄主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可有效预防和减轻棉根蚜的发生。②及时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减少棉根蚜越夏和越冬场所。③棉花收获拔柴后,及时深耕和冬灌,降低来年虫源基数。

2.化学防治。①用3%呋喃丹颗粒剂1.5kg/亩或15%铁灭克颗粒剂0.25kg/亩拌种,药后50天防效仍在90%以上;也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kg/亩拌种,1个月有效。②在棉根蚜发生初期灌浇50%辛硫磷乳油或20%灭多威乳油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35%赛丹乳油1500倍液,3天防效80%以上。营养钵育苗移栽前用10%吡虫啉或40.7%“同一顺”稀释液向苗床灌1次透水,或在棉苗移栽时穴施甲拌磷2kg/亩,均能取得良好的防效。
Tags:周口市 花棉根 责任编辑:防闺蜜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棉花株高蕾少是何因 [下一篇]如何减少棉花蕾铃脱落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防闺蜜 防闺蜜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75 个
性别:保密
123997318@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棉花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对棉花枯黄萎病可采用30%恶霉灵1000倍液、或80%..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棉花现蕾期不旱不滴水,旱象如何判断呢?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最新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棉花根系活力下降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 保证后期棉花蕾铃生长充足的养分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