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棉花枯和黄萎病的生态防治技术
2015-08-07   来源:荆州农批网  作者:mhmee   字体:【 】  浏览:129次   评论:0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的重要病害,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病害严重时可使棉花绝产,因此是限制老棉区棉花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实际生产中要选用抗枯、黄萎病性好的品种。市场上虽有多种针对黄萎病的药剂出售,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除控制好枯、黄萎病的传播途径外,从栽培耕作学的角度出发,改变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的生态环境,使之不利于枯、黄萎病的发生,从而减轻棉花枯、黄萎病害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

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试验站在东营市利津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生严重的地块进行试验,采取以下具体生态防治技术措施:

⑴冬天或早春晒垡:拔棉材后或早春将棉田按播种行宽开沟晒垡,开沟标准:沟深20-30厘米(从沟底到翻土最高点),不做全面耕翻。⑵浅沟浇灌:播种前顺沟灌水,整个生长季节亦不采用大水漫灌,而是用小水沿播种行实行沟灌。⑶沟底集中施肥:灌水前顺沟施肥,施肥后用锄或耙子扒土,将肥料覆盖,土深1厘米即可。⑷沟底播种:灌水后待水渗入沟底后,顺沟底按地力所需的株距撒播棉种,在种子上面放一土堆,土堆高5-7厘米,再在沟上覆膜。出苗时将土堆扒开。

结果如下:

试验地Ⅰ:利津镇大李家村村民刘兴华棉田1333.4平方米,2003年棉花枯、黄萎病发病率高达70%以上,造成大面积绝产,本决定2004年改种粮食作物,通过利津县农技服务中心棉花枯、黄萎病生态防治技术讲座,决定采用本技术一试。于2004年3月20日开沟植棉,棉花品种为中棉45号,7月15日在枯黄萎病的发生期调查病株,病株率减少到了1.13%,籽棉产量229公斤(每666.7平方米,下同)相邻地块同样种植中棉所45号的村民由于未采用棉花枯、黄萎病生态防治技术,病株率为39.6%,籽棉产量175公斤。

试验地Ⅱ:北宋镇签刘村,村民刘建村植棉1200.06平方米,2004年3月7日未经技术指导,自行开沟,未达到技术要求,开沟植棉面积占本田的三分之二,种植品种为中棉所29号。7月15日调查采用棉花枯、黄萎病生态防治技术的棉田棉花枯、黄萎病株占6.8%,最后实收籽棉产量236.5公斤,而未采用本技术的三分之一棉田棉株病株率为56.21%,最后实收籽棉产量176公斤。

试验地Ⅲ:北宋镇贾家村村民殷殿甲植棉666.7平方米,出苗率达90%以上,四月底,立枯病发病率达43.9%,5月4号利用棉花枯、黄萎病生态防治技术翻种中棉所42号,7月15日调查,枯黄萎病株率为2.7%,最后通过测产,籽棉产量为201公斤;相邻对照地块的病株率为39.8%,最后籽棉产量为158公斤。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枯、黄萎病生态防治技术明显降低了棉田棉株枯黄病的发病率,降低幅度为37.1-49.41%,籽棉产量明显增加,增产幅度为27.2-34.38%。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⑴开沟植棉,改变了原有的耕作制度,对土壤原有耕层结构破坏较小,减少了由于机械耕作造成的土壤混杂引起的土壤病菌传播。⑵冬春晒垡,对土壤病菌有一定的杀灭作用。⑶沟底播种,使棉花根系下扎,改变了棉花原来在土壤耕作层的根系分布。根系离病菌分布多的区域较传统种植方式的根系远,也减少了因中耕伤根引起的感染,因此降低了棉花感染枯、黄萎病菌的几率。⑷沟播植棉,可提早棉花的生育进程。已有研究表明,一般枯黄萎病发病时期越早,对棉株生育和产量影响越大。因此,适当提早棉花的生育期,有利于降低枯、黄萎病对棉花产量的影响。⑸沟播植棉,改变了上层根系所在土壤环境的温、湿度,使之不利于枯黄萎病的发生。 
Tags:花枯和 黄萎病 责任编辑:mh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棉花连体育苗分苗移栽技术 [下一篇]小区鉴定棉花种子真实性纯度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mhmee mhmee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6 个
性别:保密
mhmee@mmrens.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棉花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对棉花枯黄萎病可采用30%恶霉灵1000倍液、或80%..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
· 棉花现蕾期不旱不滴水,旱象如何判断呢?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最新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棉花根系活力下降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 保证后期棉花蕾铃生长充足的养分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