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棉花棉苗炭疽病
2015-08-07   来源:抚顺农批网  作者:就见未来   字体:【 】  浏览:317次   评论:0
   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染病发芽后出苗前受害可造成烂种;出苗后茎基部发生红褐色绷裂条斑,扩展缢缩造成幼苗死亡。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桔红色粘状物(病菌分生孢子)。子叶边缘出现圆或半圆形黄褐斑,后干燥脱落使子叶边缘残缺不全。棉铃染病初期呈暗红色小点,扩展后呈褐色病斑,病部凹陷,内有桔红色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严重时全铃腐烂,不能开裂,纤维变成黑色僵瓣。叶部病斑不规整近圆形,易干枯开裂。茎部病斑红褐至暗黑色,长圆形,中央凹陷,表皮破裂常露出木质部,遇风易折。生产上后期棉铃染病受害重,损失很大。

病原 Colletotrichum gossypii Southw.称棉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Glomerella gossypii (Southw.) Edgerton称棉小丛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少见。子囊壳暗褐色,球形至梨形,大小100-160×80-120(μm),埋生在寄主缚织内。子囊内含子囊孢子8个,单胞,椭圆形,略弯曲,大小12-20×5-8(μm)。无性态 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上,排列成浅盆状,分生孢子盘有刚毛,刚毛暗褐色,有2-5个隔膜。分生孢子梗较短,其上可连续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或短棍棒形,大小9-26×3.5-7(μm),多数聚生,呈粉红色。分生孢子萌发时常产生1-2隔,每隔长出一个芽管,芽管顶端生附着器,产生侵入丝侵入寄主。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5-30℃,35℃时发芽少,生长慢,10℃时不发芽。适合发病土温为24-28℃,相对湿度85%以上。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棉籽短绒上越冬,少部分以菌丝体潜伏于棉籽种皮内或子叶夹缝中越冬,种子带菌是重要的初侵染源。病菌分生孢子在棉籽上可存活1-3年,由于棉籽发芽始温与孢子萌发始温均在10℃左右,棉籽发芽时病菌很易侵入,以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及灌溉水等扩散传播。棉铃染病病菌侵入棉籽,带菌率30%-80%。发病的叶、茎及铃落入土中,造成土壤带菌,既可引发苗期发病,又可经雨水冲溅侵染棉铃,引起棉铃发病。

 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种子和进行种子消毒是防治该病的两个关键。(1)选用质量好的无病种子或隔年种子。(2)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用40%的拌种双可湿性粉剂0.5kg与100kg棉籽拌种;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5kg与100kg棉籽拌种;还可选用70%代木 锰锌可湿性粉剂0.5kg与100kg棉籽拌种,此外也可用1kg10%的灵福合剂与50kg棉籽包衣,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适期播种,培育壮苗,促进棉苗早发,提高抗病力。(4)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防止棉苗生长过旺,并注意防止铃早衰。(5)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Tags:花棉苗 责任编辑:就见未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棉花棉苗红腐病 [下一篇]棉花角斑病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就见未来 就见未来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90 个
性别:保密
weilai@www163.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棉花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对棉花枯黄萎病可采用30%恶霉灵1000倍液、或80%..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
· 棉花现蕾期不旱不滴水,旱象如何判断呢?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最新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棉花根系活力下降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 保证后期棉花蕾铃生长充足的养分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