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棉花轮纹病
2015-08-07   来源:泉州农批网  作者:高富帅   字体:【 】  浏览:120次   评论:0
   症状 又称黑斑病。主要发生在1-2片真叶期,为害子叶和真叶。子叶染病 主要在未展开的粘结处或夹壳损伤处生出墨绿色霉层。子叶展平后染病,初生红褐色小圆斑,后扩展成不规则形至近圆形褐色斑,有的现不明显的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墨绿色霉层,严重的每张叶片上病斑多至数十个,造成子叶枯焦脱落。真叶染病 与子叶上症状相似,但病斑较大,四周有紫红色病变。受伤时染病,病斑形状不规则,枯斑四周不见紫红色边缘。幼苗茎部或叶柄染病 产生长椭圆形褐色凹陷斑,造成叶片凋落,苗子干枯而死。

病原 Alternaria macrospora Zimm.称大孢链格孢,A. tenuissima Wiltsh称细极链格孢及A. gossypina (Thum.) Hopk称棉链格孢,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其致病力不同,大链格包致病力强,能直接侵入,在子叶或真叶上产生较大轮纹斑。该菌分生孢子梗多单生或4-9根成束,略弯曲,基部膨大,浅褐色至暗褐色。分生孢子倒棍棒状,黄褐色或深褐色,具6-10个横隔、3-30个纵隔。链格孢致病力弱,常与其他寄生菌混合侵染或在有伤口时才能侵入。分生孢子梗分枝较少,榄褐色,分生孢子棒状,串生,横隔1-9个,纵隔0-6个。病菌生长适温27-30℃,高于37℃、低于0℃均不能生长。在棉田气温27-33℃发病,25℃最适,湿度高时易侵入,适应pH2-10,其中pH5最适。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叶、病茎上或棉籽的短绒上越冬,棉籽带菌率高达47.5%-84%,尤其种壳上最多,胚乳也带菌。棉籽播种后病叶及棉籽上的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溅射传播,从伤口或直接侵入。早春气温低、湿度高易发病。当气温从20℃突然下降至6-10℃,又有降雨,相对湿度高于75%,就能普遍发病。棉花生长后期,植株衰弱,遇有秋雨连绵也会出现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 (1)棉田要精细整地,种子要精选,提高播种质量。(2)提倡采用地膜覆盖,可提高苗期地温减少发病。(3)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6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061%多菌灵溶液浸种。还可用呋喃丹与50%多菌灵按1∶0.5的重量配比,加入少量聚乙烯醇粘着剂,配成棉籽种衣剂,用棉籽重量1%的种衣剂处理制的堆肥。勤中耕,及时整枝摘叶,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可减少发病。(5)发病初期及时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石硫合剂400倍液。
 
Tags:花轮纹 责任编辑:高富帅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棉花的新品---德棉800F1 [下一篇]棉花棉茎枯病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高富帅 高富帅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2 个
性别:保密
gaofei@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棉花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对棉花枯黄萎病可采用30%恶霉灵1000倍液、或80%..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
· 棉花现蕾期不旱不滴水,旱象如何判断呢?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最新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棉花根系活力下降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 保证后期棉花蕾铃生长充足的养分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