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棉花后期增产五措施
2015-08-07   来源:临夏农批网 江苏省土肥站 作者:如果有如果的话   字体:【 】  浏览:117次   评论:0

进入秋季,棉花生长转入以吐絮、完成秋桃发育为主的生育后期。按常规,此时棉花产量高低已基本定型,棉农也习惯地认为此时可适当放松管理。但从这几年生产实践来看,若适时抓好如下几项措施,对改善棉花品质、提高单产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点。

1.及时打顶摘心。对棉株及时打顶摘心,能有效抑制棉花上部无效生长,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上部幼蕾正常开花结桃,增加秋桃数量。具体操作时,可先期打顶,约过一周后,再分批摘除边心,以利平衡增产。

2.适时喷肥防早衰。由于棉花为耗肥水较大的作物,后期若未及时补肥,常会发生脱肥性早衰现象。缺肥的表现是:下部叶片发黄,产生近似圆形不规则病斑,并迅速扩大成片,重者叶片焦枯成光秆或死亡。其防御方法是:自8月~9月上旬,每隔5天~6天,选择无风晴日,喷施1%的尿素水溶液,亩约100公斤。重点喷施于中上部叶片背面。若缺钾肥,可亩喷施60公斤~75公斤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浓度为0.3%~0.5%。如此,既可防御脱肥早衰,又能做到防旱。不过,若天气连续干旱10天以上,土壤含水量降至13%以下,叶色会暗而无光,中午出现萎蔫,应当即隔沟补水,防止干旱性早衰。

3.科学采摘棉絮。生产实践证明,当棉花吐絮后,倘若不及时采摘或采摘方法不当,不仅影响产量,还会降低棉花品级。因此,进入此期后,首先要适时采摘棉絮,一般每隔5天~7天采摘一次。其次要防秋雨淋洗棉絮,并注意天气变化,每次雨前均要全田采摘一遍。再者,采摘成熟棉絮时,要把僵瓣棉桃、落地棉桃等分开,并做到分摘、分晒、分存,切忌混采混放。

4.摘黄铃。遇秋季阴雨或发生烂铃无法正常吐絮时,应及时人工采摘黄铃,以减少损失。具体实施时,要做到三看。即一看天气。阴雨天,黄铃易发生霉烂,应从速、从重抢摘;二看棉田。对植株高大、长势旺、阴蔽重、不能正常吐絮的棉铃,要及时采摘;三看铃。对棉铃已基本完成内部充实阶段,前期铃期40天、中期铃期50天,铃壳已产生褐色斑点,开始失水发黄的,应及早采摘。采摘后的黄铃,要及时晾晒,以控制病铃病变,使铃壳失水后自然开裂。最好将其放置在水泥场上或晒帘上暴晒。摘后如遇连续阴雨,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摊晾,薄摊勤翻,切忌堆闷。

5.乙烯利催熟。近些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变暖,以及晚茬棉与麦茬棉面积的不断扩大,棉桃普遍存在后熟现象。尤其对伏天干旱、秋凉多雨、棉花发育迟缓、氮肥施用较多的年份,棉桃后熟现象更为普遍,既降低产量,其品质也相应下降。因此,宜用乙烯利催熟。方法是,在严霜到来前15天~20天,或棉花拔秆前10天左右,棉株顶部和外围大部分棉桃的铃期已达40天~45天时,使用效果较佳。每亩用40%乙烯利原液150克~200克,加水50公斤,喷洒于棉铃上,可使棉花提前7天~10天成熟吐絮,霜前花增加10%~20%。但忌过早、过晚使用。如过早使用,会引起棉株提早落叶,铃重减轻,纤维发育不良,降低棉花品质;如过晚使用,则会因环境气温低,乙烯释放和运转速度缓慢,从而影响催熟效果。同时,还要注意的是,乙烯利喷洒要均匀,喷洒时气温要在20℃以上,溶液的PH值要大于4.1,若低于3就不能释放乙烯而失去预期的作用。

Tags:花后期 责任编辑:如果有如果的话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提高棉花移栽质量方法 [下一篇]棉花化控有讲究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如果有如果的话 如果有如果的话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3 个
性别:保密
rug@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棉花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对棉花枯黄萎病可采用30%恶霉灵1000倍液、或80%..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
· 棉花现蕾期不旱不滴水,旱象如何判断呢?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最新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棉花根系活力下降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 保证后期棉花蕾铃生长充足的养分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