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综合措施防棉花黄萎病爆发
2015-08-07   来源:青岛农批网 江苏农业科技报 作者:防闺蜜   字体:【 】  浏览:125次   评论:0

   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2007年以来该病在建湖县逐年加重发生,2009年全县发病面积将近3.5万亩,占棉花总面积91.4%,已成为制约当地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

暴发原因

1.品种抗性差是棉花黄萎病易暴发的主因。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有效手段。但由于黄萎病抗性育种进展不大,目前建湖县使用的棉花品种大多对枯萎病抗性强,而对黄萎病抗性差,甚至高感黄蒌病。

2.连作是棉花黄萎病新发的重要病因。在建湖县,虽然棉花栽种面积逐年下降,但东部乡镇因地形、土质以及人们的种植习惯,仍常年种植棉花等旱作物。近几年的调查发现,连作区黄萎病发生重,且伴有严重的死苗现象。

3.气候因素是导致棉花黄萎病暴发的诱因。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温湿度有很大关系。在棉花生育期间,气温在20-28℃黄萎病都能发生,最适温度为25-28℃。棉花花蕾期降雨较多、温度适宜有利于发病。2009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正值棉花花蕾期,建湖县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日平均气温维持在25℃左右,很适合棉花黄萎病发生。另外,棉花不耐淹,田间积水影响其根系生长,更容易受到枯黄萎病危害。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良种。建立无病良种繁育基地,实行产地检疫。选用抗耐病品种,如中棉所45、SGK321、鲁棉研18号等。

2.轮作换茬。这是目前防治黄萎病最有效的措施。禾本科的小麦、大麦、玉米、水稻等都不受黄萎病菌危害,病重田可将棉花与这些作物轮作。近几年水旱轮作实践证明,与水稻实行2―3年的轮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迅速减少田间菌量,有效减轻黄萎病发生。

3.深翻土壤。棉花黄萎病菌主要分布在0―20厘米耕作层中,深翻可以减少耕作层菌量、降低发病株率。

4.清除病残体,使用无病净肥。及时清除棉田中的残枝落叶,就地或在田外集中烧毁。棉籽饼和棉籽壳也能携带大量病菌,不能直接作为肥料施入棉田。氮肥有抑制黄萎病菌生长的作用,钾肥有助于减轻病害。

5.灌排配套、推迟播期、短期揭膜。平整好棉田,健全排水系统,改大水漫灌为细流沟灌,雨后及时排水。抗虫棉大多是中早熟品种,播种期不宜过早。播种早节位低,现蕾开花早;播种晚出苗快,苗壮,抗病能力强。地膜棉应在盛蕾至初花期揭膜,以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同时,通过中耕培土,实现旱可浇、捞可排。

6.药剂防治。播种期间用药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发病初期及时用3%霉甲霜水剂30-40毫升加水50-60公斤灌根,或用3%霉甲霜水剂300-500倍液喷雾,10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 

Tags:施防棉 花黄萎 责任编辑:防闺蜜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棉花雨季重防天灾 [下一篇]棉花病害防治要从苗期抓起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防闺蜜 防闺蜜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75 个
性别:保密
123997318@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棉花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对棉花枯黄萎病可采用30%恶霉灵1000倍液、或80%..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
· 棉花现蕾期不旱不滴水,旱象如何判断呢?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最新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棉花根系活力下降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 保证后期棉花蕾铃生长充足的养分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