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棉花枯萎病的防治
2015-08-07   来源:平顶山农批网 中国农业网 作者:L霞   字体:【 】  浏览:168次   评论:0

棉花枯萎病菌在不同环境条件、营养条件以及寄主植株的影响等外界生态因素作用下,也由于病菌本身的遗传和变异,其致病力不断发生变化,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可以逐步形成一些比较稳定的类型,即生理型或生理小种,因其毒力不同,对不同的棉花品种致病力也不一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982―1984年采用国际统一鉴别寄主,对我国15个主要产棉省的17个枯萎病菌菌系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我国存在3号、7号、8号3个生理小种。7号小种主要分布于沿海到内陆等主要棉区;8号小种主要分布于湖北江汉棉区等。7号和8号小种为我国首次报道。

棉花枯萎病菌是一种专化性较强的病菌,除侵害棉花外,还侵害秋葵和决明。据西北农学院试验,甘薯、大豆、豌豆、红麻、向日葵、烟草、番茄、辣椒、黄瓜等作物,也能被枯萎病菌侵染,并可传播病害。只有小麦、玉米不受侵染所以,小麦、玉米与棉花倒茬是防治枯萎病的有效措施。又据李长兴研究,苍耳也是枯萎病的寄主,能表现出典型的枯萎病症状。

棉花枯萎病的侵染和为害,受气候条件、棉花生育阶段和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

(1)气候条件棉花苗期土温达到20oC,染病棉株开始表现症状,25~30oC,进入发病高峰,30oC以上病情受抑制。因此,黄河流域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发病高峰。土壤湿度大使地温降低,发病较重。

(2)棉花生育阶段据试验,棉花无论哪个时期播种,都是蕾期发病最重。

(3)栽培管理无病土营养钵育苗移栽有利于减少苗期病害;前期中耕可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可减轻病害;棉田大水漫灌,增加土壤湿度,降低地温,利于发病;单施氮肥发病较重,氮、磷、钾混施有利于减轻病害;连作病害重,轮作病害轻,但不能杜绝菌源;据研究,棉田许多杂草是枯萎病的不显症寄主,虽不显症状,但带有病菌,是传病的中间介体,所以杂草多的棉田易发病;施用芽前除草剂不当,根系受损伤,病害重;喷施缩节胺和腐殖酸等生长调节剂有减轻病害的作用。

棉花枯黄萎病被称为棉花的癌症,目前,在大田尚无十分有效的防治措施和药剂。因此,要立足于用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调动一切手段,营造一个不适合病菌侵染为害而利于棉株健壮生长的环境条件。大量的事例说明:只要棉花从苗期根壮棵壮,病害就轻。所以凡是有利于促根壮棵的措施,也都是防病减病的措施。

当前,多数棉田有两大因素对预防枯萎病极为不利:一是连年不进行棉田耕翻,二是不施用有机肥和不能平衡施肥。造成棉田耕层过浅,病菌大量聚集在土壤10~15厘米处,根系不能下扎,土壤结构变劣,有机质和钾素严重缺乏。这就为枯萎病发生埋下隐患。一旦气候条件适合,必然会造成枯萎病爆发。

今春多数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合棉花枯萎病的发生发展,苗期病株5种类型均己发现。但在有些会员组长的棉田,进行了20厘米以上的秋耕,秋耕前施入了氮、磷、钾化肥和有机肥,这样就给壮苗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棉苗出土后就根壮棵壮,发病明显轻,或基本上没发病。在喷营养类药剂预防病害的棉田,如已有病苗,应加大药剂浓度,用克黄枯200倍液或鱼蛋白50倍液对病苗进行灌根处理。

 

 

Tags:花枯萎 责任编辑:L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防治 [下一篇]棉花钾肥施用不足应重视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L霞 L霞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69 个
性别:保密
Lxia@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棉花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对棉花枯黄萎病可采用30%恶霉灵1000倍液、或80%..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
· 棉花现蕾期不旱不滴水,旱象如何判断呢?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最新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棉花根系活力下降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 保证后期棉花蕾铃生长充足的养分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