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如何解决棉花伏蚜难治问题
2015-08-07   来源:自贡农批网 农民日报 作者:七喜   字体:【 】  浏览:127次   评论:0

自种植抗虫棉以来,棉田伏蚜危害呈快速上升趋势,伏蚜已成为棉花的主要害虫。近来笔者不断收到棉农和乡镇农技人员反映棉花伏蚜难治的问题。经调查分析认为伏蚜难治的主要原因为:

抗虫棉为伏蚜大发生埋下了隐患 过去种植非抗虫棉时,棉田长期多次用药防治棉铃虫,因而很好地兼治了棉蚜。种植抗虫棉以后,棉田防治棉铃虫的用药减少了60%~70%,棉蚜得不到有效兼治,留下了大量虫源,为伏蚜大发生埋下了隐患。

伏季高温、时晴时降小雨,有利于棉蚜繁殖 适宜伏蚜繁殖温度24℃~28℃,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日平均气温多在25℃左右,成为伏蚜危害盛期的一个重要原因。此期的伏蚜繁殖极快,3~5天即繁殖一代,一头蚜虫一生可繁殖50~70头,且世代重叠,造成防治难度大。

伏季的棉花植株高大,此时的降雨较频繁,给防治带来了困难 如刚喷药不久就下雨,导致农药失效。高大的棉株致使喷药难以喷匀打透,造成植株下部留下较多的棉蚜会很快向上转移繁殖,再次猖獗危害。

药剂没选准,防治不得法 当前市面上防治害虫的农药品种繁多,鱼目混珠,即便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也难以分辨真假。有些不法商贩,把一些质量低劣和过期农药吹捧成 一扫光 、 灭虫净 等 高效低价产品 ,诱导农民购买。使用这类农药的效果极差,残效期很短,甚至出现越治害虫越多的现象。

用药偏晚,错过了最佳防治期 不少棉农等到伏蚜全田大发生时才治,致使防治用工多、用药多、效果差。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防治对策:

加强田间调查,抓住关键时期用药 在伏蚜发生期间,每隔一天,深入棉田调查一次,当棉株下部叶片发生少量发光小密点,棉蚜向上转移,即是伏蚜大发生的预兆,便做好准备,待点片棉株出现卷叶达3%~5%时,立即喷药,将伏蚜消灭在全田危害之前,可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搞好农业防治 伏蚜的虫源多集中在底部老叶和嫩杈及刺儿菜等杂草上,结合整枝将打下的老叶、嫩杈、杂草等带出田外处理,可起到 杀一灭千 的作用。

积极开展生物防治 伏蚜发生期间,草蛉、蚜霉菌、瓢虫等大量天敌向棉田迁移,天敌达到一定数量时,不用施药也可有效控制伏蚜危害。利用植物性杀虫农药,如毙蚜丁等,既对伏蚜有良好的防效,又对天敌相对安全。

选准对路农药 科学用药 伏蚜发生初期,在雨前或浇水前,每亩用15%铁灭克250~350克、或3%呋喃丹2~3公斤,与细土拌匀,施入10厘米的土层下,药效期长达50天左右。在伏蚜发生盛期,每亩用80%敌敌畏100~150毫升,加水4公斤,拌麦糠7~8公斤,拌匀后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撒施于棉田,防效达80%。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800倍液,或48%乐斯本1500倍液喷雾,每亩每次喷药液50~60公斤。喷药要细致周到,做到 一翻一扣,四面打透 ,并实行药剂轮换交替使用。

Tags:何解决 花伏蚜 责任编辑:七喜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棉花盲椿象如何防治? [下一篇]棉花移栽“三带”效益高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七喜 七喜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67 个
性别:保密
qixi@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棉花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对棉花枯黄萎病可采用30%恶霉灵1000倍液、或80%..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
· 棉花现蕾期不旱不滴水,旱象如何判断呢?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最新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棉花根系活力下降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 保证后期棉花蕾铃生长充足的养分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