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如何预防棉花烂铃病
2015-08-07   来源:昆明农批网 农民日报 作者:桃桃   字体:【 】  浏览:120次   评论:0

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病害。一般年份因烂铃造成减产10%-20%,品质下降20%-30%,收入减少25%左右。大发生年份,烂铃高达30%-40%,减产30%以上,品质下降40%-50%,收入减少45%左右。

烂铃发生的棉株部位,是由下而上、由内向外发展,主要发生在下部1-5果枝上的内围铃,上部铃和外围铃很少。造成烂铃的主要原因有多雨、高温、病虫危害、通风透光不良、田间管理不当等。近年来随着 两膜 栽培和抗虫棉的普及,烂铃呈现提早和上升趋势。因抗虫棉结铃早而集中,抗病性能低,故此烂铃发生比非抗虫棉早而重。用 两膜 栽培的抗虫春棉,烂铃比常规栽培的非抗虫棉烂铃时间早10-15天,烂铃多61.3%。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烂铃病。

早发棉田摘早蕾运用棉花自身较强的调节补偿功能,在早发的基础上,通过摘早蕾新技术,将棉花结铃盛期调节到最佳时期和最佳部位上,可使烂铃大幅减少。其技术要点: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并具备一定的水浇条件的早发棉田。该技术适用于我国黄淮海及长江中下游棉区的 两膜 春棉。

因地制宜及时化学调控在多雨年份和水肥条件好的杂交抗虫棉,化学调控尤为重要。棉苗出现旺长苗头时,是化控的最佳时期。化控需从蕾期开始,初花期和盛花期是化控的关键时期。棉苗长到7-8片叶进入蕾期,蕾期发生旺长时,每亩用缩节胺0.7-1克,对水15-20公斤,盖顶喷洒一次。花期每亩用缩节胺2-3克,对水40公斤喷洒。长势旺的,打顶后6-8天,每亩用缩节胺2-2.5克,对水40-50公斤盖顶喷洒一次。通过化控达到棉行 下封上不封,中间一条缝,阳光照得进,空气又流通 的状态。搞好整枝和推株并垄对发生郁蔽棉田,用打边心、去赘芽、剪空枝、打老叶、推株并垄、拔除空棵等办法,来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控制烂铃发生发展。对密度大、生长旺的棉田,秋雨多时,需推株并垄2-3次,以降低田间湿度,控制烂铃,促进成熟。推株并垄,宜在晴天下午进行,次与次之间,需间隔7-10天。

做好棉田排水防涝工作。雨季来临前,及早疏通排水系统,做到大雨过后无涝害发生。遇连绵秋雨时,即便田间不出现积水,也会造成田间湿度过大、光照不足,导致烂铃发生,运用划锄晾墒等办法,降低田间湿度。棉花开花后,分期进行培土,对预防棉株倒伏,防止雨后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控制病菌繁衍,减少烂铃有良好效果。

及早采摘烂铃在烂铃发生期间,及时深入田间仔细查看,发现烂斑棉铃、虫蛀棉铃,随时采摘抢晴天晾晒。将采摘下的棉铃先放入1%乙烯利溶液浸蘸后捞出晾晒,可促进棉铃迅速开裂,收到改善纤维品质、减少损失的效果。

Tags:何预防 花烂铃 责任编辑:桃桃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下一篇]地膜棉花套甜瓜要注意三点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桃桃 桃桃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98 个
性别:保密
taotao@163.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棉花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对棉花枯黄萎病可采用30%恶霉灵1000倍液、或80%..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
· 棉花现蕾期不旱不滴水,旱象如何判断呢?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最新文章

· 施肥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
· 确保上部花蕾不受害棉花遭受涝害后
·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 棉花根系活力下降
· 以水调肥花铃期是棉花叶面积最大时期
· 保证后期棉花蕾铃生长充足的养分
· 棉花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
· 同时棉花恢复生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