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措施
2015-08-07   来源:珠海农批网  作者:萌哒哒   字体:【 】  浏览:124次   评论:0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常年株发病率达10%~30%,严重的80%以上,影响油菜丰产丰收。防治方法如下:

一、发病症状 苗期发病,基叶与叶柄出现红褐色斑点,后扩大转为白色,组织被腐蚀,上面长出白色絮状菌丝。病斑绕茎后,幼苗死亡。成株期叶片发病时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部灰褐色或黄褐色,中层暗青色,外缘具有黄晕。在潮湿情况下迅速扩展,全叶腐烂。茎部感病后病斑呈梭形,略有下陷,中部白色,边缘褐色,在潮湿条件下,病斑发展非常迅速,上面长出白色菌丝。到病害晚期,茎髓被蚀空,皮呈纵裂,维管束外露,极易折断,茎内形成许多黑色鼠屎状菌核。重病者全株枯死,轻病者部分枯死或提早枯熟,种子不饱满,降低产量和含油率。当油菜长势过旺而倒伏时,则病害更加严重。

二、发病规律 油菜菌核病是由油菜菌核病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以鼠类状的菌核在土壤、种子和病株残体中越夏、越冬。当年10~12月,土壤湿度较大时,少数菌核可以直接萌发,生出菌丝侵染油菜幼苗,并以菌丝在幼苗内越冬;次年2~4月间,随着气温回升和雨水增多,土壤中的菌核可直接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盘放出大量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远的可达数里之遥。子囊孢子在植株表面萌发产生菌丝可直接从表皮细胞间隙、花瓣侵入,或通过伤口、自然孔口侵入。田间传播过程主要靠子囊孢子大量侵染花瓣,感病花瓣大量脱落到叶片上引起叶片发病;叶片病斑扩展蔓延至茎上或病叶腐烂后贴附茎上,从而引起茎秆发病。另外,已发病的茎秆、枝叶与无病的茎秆、枝叶接触也可以引起病害的再侵染。

三、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双低油菜品种中双2号、中双4号、中双5号、中双6号、中双7号、中双9号等品种对油菜菌核病具有较强的抗性,可在两熟或三熟制地区大力推广种植。

(2)加强田间管理。在施肥上应重视基肥,增施磷、钾肥,早施苔肥,避免苔花期过量施用氮肥,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做好中耕培土,及时摘除病、黄、老叶,随即带出田外作饲料或集中沤肥,从而减轻病菌蔓延危害。

2.化学药剂防治

在油菜开花期,叶病株率达10%以上,茎病株率在1%以下时开始喷药防治。药剂有:

(1)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或3%菌核净粉喷粉。

(2)20%施宝灵悬浮液2500~3000倍液喷雾。

(3)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4)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5)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6)50%天威3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以上药剂可轮换使用,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另外,在油菜移栽时,用生物农药菜丰宁100克兑水15~20千克,把油菜苗根部在药水中浸蘸一下,对菌核病等病害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Tags: 责任编辑:萌哒哒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今年常德市主推16个油菜品种 [下一篇]油菜病虫的无公害防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萌哒哒 萌哒哒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86 个
性别:保密
mengdada@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油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应重点选择油菜需水量大的五叶期、蕾苔期、开花..
· 油菜对整地的基本要求是深耕整细
· 多效唑能有效地调控油菜幼苗生长发育
· 2.8适时收获油菜要求“八成熟
· 油菜对土壤及整地质量的要求油菜需要肥沃疏松、..
· 对油菜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菌核并霜霉并猿叶虫
· 油菜共分为三大类型: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
· 2.7病虫草害防治:油菜根肿并白粉并霜霉并小跳..

最新文章

· 2.8适时收获油菜要求“八成熟
· 油菜对整地的基本要求是深耕整细
· 杂草防除:化学防治:(1)油菜播后芽前或移栽前..
· 油菜对土壤及整地质量的要求油菜需要肥沃疏松、..
· 2.7病虫草害防治:油菜根肿并白粉并霜霉并小跳..
· 多效唑能有效地调控油菜幼苗生长发育
· 应重点选择油菜需水量大的五叶期、蕾苔期、开花..
· 苗床期油菜的主要病虫有蚜虫、菜青虫、霜霉并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