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安徽农科院攻克杂交油菜制种技术
2015-08-07   来源:迁安农批网  作者:茂名新世纪   字体:【 】  浏览:125次   评论:0
近年来,在安徽乃至全国的油菜产区,一批既高产又优质的杂交油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有力促进了油菜种植效益的大幅提升。这些杂交油菜新品种的问世,大都离不开一种叫“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选育及制种方法”的技术支撑。而研发出这一高新技术成果的就是我省农科院作物所的油菜科研人员。日前,在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上,省农科院的这项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成果被国家科技部高度评价为“解决了杂交油菜选育和制种技术中世界性难题”。 

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陈凤祥研究员作为该项目的首席专家出席了表彰大会。1967年出生于湖北省应城市一个农民家庭的陈凤祥,1988年自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杂交油菜育种研究。他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首个、也是世界首个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成功选育,但在全国风行几年之后,由于其高产不能同时兼具优质的原因,推广面积自1991年开始慢慢滑坡。 

如何让杂交油菜做到既高产又优质?陈凤祥带领油料研究室的科研人员瞄准这个方向。1993年他们从杂交油菜的遗传机理中发现了“异常”数据,就这样,一个全新的杂交油菜雄性不育“隐性上位互作遗传假说”诞生了,并据此首创了一套安全高效的杂交油菜育种方法体系,有效解决了杂交油菜高产与优质间的矛盾。 

在随后的十多年里,陈凤祥和他的课题组利用这一高效选育及制种方法,育成皖油14、皖油18、皖油22、皖油25等6个杂交油菜新品种,其中4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皖油14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并成为农业部重点推广的6个优质品种之一。这些品种制种产量较国内其他杂交油菜增长1倍以上,大田种植增产10%左右,菜籽含油量达40%多;制种纯度高,安全稳定,抗(耐)病性强,优势明显。截至2007年,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已累计推广近4000万亩,农民因此增收22亿元以上。其中,在我省已推广3700多万亩。省农委有关专家认为,随着这项发明的推广应用和研究的深入,将会产生一大批突破性的杂交油菜新品种,显著提高我国杂交油菜产业竞争力。  
Tags:安徽农 责任编辑:茂名新世纪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影响今年油菜籽定价的几个因素 [下一篇]使油菜产值提高4倍的新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茂名新世纪 茂名新世纪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74 个
性别:保密
mmxsj@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油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应重点选择油菜需水量大的五叶期、蕾苔期、开花..
· 油菜对整地的基本要求是深耕整细
· 多效唑能有效地调控油菜幼苗生长发育
· 2.8适时收获油菜要求“八成熟
· 油菜对土壤及整地质量的要求油菜需要肥沃疏松、..
· 对油菜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菌核并霜霉并猿叶虫
· 油菜共分为三大类型: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
· 2.7病虫草害防治:油菜根肿并白粉并霜霉并小跳..

最新文章

· 2.8适时收获油菜要求“八成熟
· 油菜对整地的基本要求是深耕整细
· 杂草防除:化学防治:(1)油菜播后芽前或移栽前..
· 油菜对土壤及整地质量的要求油菜需要肥沃疏松、..
· 2.7病虫草害防治:油菜根肿并白粉并霜霉并小跳..
· 多效唑能有效地调控油菜幼苗生长发育
· 应重点选择油菜需水量大的五叶期、蕾苔期、开花..
· 苗床期油菜的主要病虫有蚜虫、菜青虫、霜霉并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