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病害油菜病毒病
2015-08-07   来源:葫芦岛农批网 中国农化服务网 作者:绍00   字体:【 】  浏览:132次   评论:0

油菜病毒病又名花叶病、毒素病,是油菜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油菜产区均有发生,华北、西南、华中冬油菜区发病尤重,一般病田减产10%左右,重病田可减产20-30%,发病愈早,损失愈重。

症状 叶片出现明脉和沿叶脉褪绿,逐渐产生花叶,叶片皱缩不平,心叶扭曲,生长缓慢。

病原 由Turnip mosaic virus 简称TuMV,称芜菁花叶病毒和Cucumber mosaic virus 简称CMV,称黄瓜花叶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的。芜菁花叶病毒粒体线状,大小700-800×12-18(nm),失毒温度55-60℃经10分钟,稀释限点1000倍,体外保毒期48-72小时,通过蚜虫或汁液接触传毒,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主要靠蚜虫传毒。除十字花科外,还可侵染菠菜、茼蒿、芥菜等。目前已知其分化有若干个株系。此外上海、浙江、四川、江苏、广东发现Youcai mosaicvirus 简称YMV,称油菜花叶病毒,可能是烟草花叶病毒组成员。引起油菜花叶、新生叶皱缩畸形,植株矮小,重病株多在抽薹前死亡。YMV病毒粒体球形,直径38nm。

发病特点 病毒在种子或田间植物活体上越冬,田间靠蚜虫传播。冬油菜区由于终年长有油菜、春季甘蓝、青菜、小白菜、荠菜、 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和杂草,成为秋季油菜重要毒源。此外,车前草、辣根等杂草及茄科、豆科作物也是病毒越夏寄主。有翅蚜在越夏寄主上吸毒后迁往油菜田传毒,引起初次侵染。油菜田发病后再由蚜虫迁飞扩传,造成该病再侵染。冬季不种十字花科蔬菜地区,病毒在窖藏的白菜、甘蓝、萝卜上越冬,翌春发病后由上述蚜虫传到油菜上,秋季又把毒源传到秋菜上,如此循环周而复始。此外病毒汁液接触也能传毒。一般高温干旱利于发病,相对湿度在80%以上不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毒病的油菜品种。

(2)改善耕作制度。油菜田尽可能远离十字花科菜地;调整播种期,雨少天旱应适当迟播,多雨年份可适当早播。

(3)加强田间管理。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清除发病中心;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来年菌源。

(4)种子处理。用25%种衣剂2号1:50或卫福1:100倍拌裹油菜,30天内可控制蚜虫、地下害虫为害,对防治病毒病有效。

(5)药剂防治。

①治蚜防病。油菜3-6叶期治蚜很重要,应及时喷洒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50%灭蚜净4000倍液、20%氰·马乳油6000倍液。重点应放在越夏杂草和早播十字花科蔬菜上,防其把病毒传到油菜上。

②药剂防病。发病初期喷洒0.5%抗毒丰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83增抗剂100倍液,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常用药剂 种衣剂2号、卫福、乐果、马拉硫磷、灭蚜净、氰·马、抗毒丰菇类蛋白多糖、病毒王、植病灵。

Tags: 责任编辑:绍00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管理油菜的新措施 [下一篇]华油杂6号油菜种子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绍00 绍00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9 个
性别:保密
shao00@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油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应重点选择油菜需水量大的五叶期、蕾苔期、开花..
· 油菜对整地的基本要求是深耕整细
· 多效唑能有效地调控油菜幼苗生长发育
· 2.8适时收获油菜要求“八成熟
· 油菜对土壤及整地质量的要求油菜需要肥沃疏松、..
· 对油菜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菌核并霜霉并猿叶虫
· 油菜共分为三大类型: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
· 2.7病虫草害防治:油菜根肿并白粉并霜霉并小跳..

最新文章

· 2.8适时收获油菜要求“八成熟
· 油菜对整地的基本要求是深耕整细
· 杂草防除:化学防治:(1)油菜播后芽前或移栽前..
· 油菜对土壤及整地质量的要求油菜需要肥沃疏松、..
· 2.7病虫草害防治:油菜根肿并白粉并霜霉并小跳..
· 多效唑能有效地调控油菜幼苗生长发育
· 应重点选择油菜需水量大的五叶期、蕾苔期、开花..
· 苗床期油菜的主要病虫有蚜虫、菜青虫、霜霉并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