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油菜菌核病主要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
2015-08-07   来源:盘锦农批网 禄丰县仁兴农技中心 作者:belldanby   字体:【 】  浏览:122次   评论:0

油菜菌核病俗称“白杆”、“空杆”“麻杆”、“烂”“霉蔸”。是由核盘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是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油菜生产区都会发生,一般年份株病率达10%~30%,严重的达80%以上。发病植株一般减产10%~70%,同时还影响油菜籽的品质。

一、危害症状。油菜菌核病在油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开花结果期发病最重。茎、叶、花、角果均可受害,茎部受害对产量影响最大。

茎部染病初现浅褐色水整渍状,后发展为具轮纹状长条斑,边缘褐色,湿度大时表皮生棉絮状白色菌丝,偶见黑色菌核,病茎内髓部烂成空腔,内生黑色鼠粪状菌核。病茎表皮开裂后,露出麻丝状纤维,茎易折断,致病部以上茎枝萎枯死。

叶片:多从植株基部的老黄叶片开始发生,初呈不规则水浸状,后形成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黄褐色,外围暗青色,周缘浅黄色,病斑上有时轮纹明显,湿度大时长出白色绵毛状菌丝,病叶易穿孔。

花瓣染病初呈水浸状,渐变为白色后腐烂。

角果:初为水渍状浅褐色病斑,后变灰白色,种子瘪瘦,无光泽。

二、发生规律。病原菌以均核在土壤、病株残体、种子中越夏越冬。春季询平均气温超过5℃以后,土壤中的菌核在土壤湿润条件先陆续萌发。阴雨连绵、偏施氮肥、植株过密等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三、防治措施

(一)农业措。选用抗病品种,同时采用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0.5~0.75克食盐或0.5~1千克硫酸铵兑水5千克选种,除去上浮的秕粒和菌核,用清水洗干净后再播种。

2、实行轮作,清洁田园苗床、大田不重茬。油菜收获后,将在田间、路旁和脱粒场等处的病残体彻底清除,集中烧毁。

3、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清沟排水,做到能灌能排。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重施基肥,增施磷、钾肥,早施薹肥,避免薹花期过量施用氮肥。做好中耕培土,及时摘除病、黄、老叶,随即带出田外,减轻病菌蔓延危害。

(二)药剂防治。一般田块在油菜盛花期和终花期各防治一次,喷药时在保证药液喷布植株各部位的前提下,重点喷洒植株中下部茎叶。对于长势好的油菜田、连作旱地和渍水地,应作为重点防治对象,分别在初花、盛花和终花期各防治一次。常用药剂: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175克/亩,兑水10~20千克,于发病初期拌土撒施根部附近;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75~100克/亩, 兑水60~75千克,于盛花期每7~10天喷雾一次,共喷2次;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37.5~50克/亩, 兑水50~75千克,于发病初期每7~10天喷雾一次,共3~4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公顷,兑水50~75千克,于盛花期和终花期各喷一次;25%咪鲜胺乳油40~50毫升/亩,兑水50千克,于盛花期和终花期各喷一次;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30克/亩,兑水50~75千克,于盛花期和终花期各喷一次。 

Tags: 责任编辑:belldanby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油菜冻害表现及防冻措施 [下一篇]油菜田杂草发生特点及其防除方法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belldanby belldanby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2 个
性别:保密
belldanby@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油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应重点选择油菜需水量大的五叶期、蕾苔期、开花..
· 油菜对整地的基本要求是深耕整细
· 多效唑能有效地调控油菜幼苗生长发育
· 2.8适时收获油菜要求“八成熟
· 油菜对土壤及整地质量的要求油菜需要肥沃疏松、..
· 对油菜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菌核并霜霉并猿叶虫
· 油菜共分为三大类型: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
· 2.7病虫草害防治:油菜根肿并白粉并霜霉并小跳..

最新文章

· 2.8适时收获油菜要求“八成熟
· 油菜对整地的基本要求是深耕整细
· 杂草防除:化学防治:(1)油菜播后芽前或移栽前..
· 油菜对土壤及整地质量的要求油菜需要肥沃疏松、..
· 2.7病虫草害防治:油菜根肿并白粉并霜霉并小跳..
· 多效唑能有效地调控油菜幼苗生长发育
· 应重点选择油菜需水量大的五叶期、蕾苔期、开花..
· 苗床期油菜的主要病虫有蚜虫、菜青虫、霜霉并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