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油菜病毒病的识别和防治
2015-08-07   来源:唐山农批网 浙江农业信息网 作者:小舞   字体:【 】  浏览:119次   评论:0

油菜病毒病,它是影响油菜生产的严重病害,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危害,一般病田减产10%左右,重病田可减产20-30%,发病愈早,损失愈重。疾病由芜青花叶病毒、油菜花叶病毒、以及烟草花叶病毒侵害引起的,油菜在栽培中受侵害后,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黄斑型,二是枯斑型两种症状,以黄斑型为多。

1、田间识别:

(1)、黄斑型:黄斑型病株,苗期叶片皱缩,先散生近圆型黄色斑点,以后在黄斑中央出现褐色枯点,抽苔期在新生叶片上,产生密集褪绿小点,正面呈黄色或黄绿色,背面的黄色斑点中央出现细小褐点,在茎、角果上产生褐色条斑,植株矮化,角果扭曲,叶片提早枯黄脱落。

(2)、枯斑型:枯斑型病株,苗期在叶片上表现褐色枯斑,正反两面组织枯死明显,有的在叶脉叶柄上也产生褐色枯死条纹,病株容易死亡,抽苔后,茎、花梗和荚上产生褐色条斑。

油菜病毒病的传播媒介,主要是蚜虫(包括桃蚜、萝卜蚜、甘兰蚜等)。蚜虫在病原寄主上吮吸3-5分钟,便带上了病毒,再转移到油菜苗上吮吸3-5分钟,就传毒于油菜苗上,尤其是有翅蚜虫,活动能力很强,范围更广,是主要的传毒媒介,病毒也可以通过病株与健株接触摩擦而传病。油菜苗期是易感病期,病害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也有很大的关系,若气温在15-20℃,相对湿度70%以下,有利于蚜虫繁殖危害,加速病毒的传播,施氮肥过多,田边杂草多,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也重。

2、综合防治方法:

(1)、选用丰产抗病甘蓝型品种。

(2)、控制病毒源:病毒的寄主较多,除十字花科蔬菜外,还有杂草,病毒病普遍发生的原因就是有充足的毒源存在。应将田间杂草铲除干净,并将杂草用于沤肥,以减少病毒病毒源,这是减少病毒病发生的关键。

(3)、消灭传毒媒介:病毒病的传毒媒介是蚜虫,应大力消灭蚜虫,其方法:

①.苗期喷药:蚜虫体小,又在叶背危害,初期往往被忽视,如等油菜苗出现斑点再防治,已造成损失,必须在苗床期用10%吡虫啉2000-2500倍液,或20%苦参碱1500倍液喷雾,注意正反面都喷,以消灭苗幼期蚜虫。

②.喷起身药:移栽油菜时,在需移栽前2-3天,在苗床上喷起身药,用10%吡虫啉2000-2500倍液喷雾,这样既可省用药量,又可推迟减轻大田苗期因蚜虫传毒的病毒病害。

③.田间诱杀:利用黄色对蚜虫有强大引诱原理,用塑料薄膜和木板制成诱杀板,木板可大可小,将木板插入田间,在板上贴上薄膜,用黄色广告粉配上杀虫药液,涂在薄膜上,可直接诱杀蚜虫,一亩地可设置8-10块,板应高出油菜苗,5-7天涂一次黄色药液。

④.连续防治:蚜虫繁殖能力强,有翅蚜可能从另一块地迁飞而来,大田、苗期应每隔5―7天施一次防治蚜虫的药,连喷3-4次,以达到彻底消灭蚜虫。没有传毒媒介,病毒病不会发生,油菜苗床期和大田苗期没有控制好,成株期还可流行。

(4)、合理密植、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也可减轻危害。  

Tags:别和防 责任编辑:小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0年油菜栽培技术 [下一篇]青杂6号油菜种子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小舞 小舞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814 个
性别:保密
xiaowu@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油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应重点选择油菜需水量大的五叶期、蕾苔期、开花..
· 油菜对整地的基本要求是深耕整细
· 多效唑能有效地调控油菜幼苗生长发育
· 2.8适时收获油菜要求“八成熟
· 油菜对土壤及整地质量的要求油菜需要肥沃疏松、..
· 对油菜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菌核并霜霉并猿叶虫
· 油菜共分为三大类型: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
· 2.7病虫草害防治:油菜根肿并白粉并霜霉并小跳..

最新文章

· 2.8适时收获油菜要求“八成熟
· 油菜对整地的基本要求是深耕整细
· 杂草防除:化学防治:(1)油菜播后芽前或移栽前..
· 油菜对土壤及整地质量的要求油菜需要肥沃疏松、..
· 2.7病虫草害防治:油菜根肿并白粉并霜霉并小跳..
· 多效唑能有效地调控油菜幼苗生长发育
· 应重点选择油菜需水量大的五叶期、蕾苔期、开花..
· 苗床期油菜的主要病虫有蚜虫、菜青虫、霜霉并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