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油菜病害防治技术
2015-08-07   来源:岳阳农批网 中国农业推广网 作者:七剑下饭馆   字体:【 】  浏览:125次   评论:0

一、油菜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俗称麻秆、白秆,烂秆等,是青海省共和县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使品质、含油率下降。此病寄主范围极其广泛,其主要寄主有油菜,白菜、甘蓝;莴苣、向日葵,茄子,辣椒、蚕豆、胡萝卜,番茄、马铃薯、菜豆等。

症状菌核病从苗期到成熟前都可发病,以后期受害较重。茎、叶、花,荚均可受害。茎部受害初期,病斑呈水浸状,淡褐色,椭圆形,多发生于茎基处,后变为梭形或长条形,略凹陷,中部变为灰白色,边缘褐色。天气潮湿时,病斑发展很快,上生白色絮状霉层。病害后期,病茎表皮腐烂,皮层纵裂,维管束外露如麻,极易折断。病茎中有黑色鼠粪状的菌核,潮湿时,病茎表面也能形成菌核。叶上发病时,病斑先呈圆形水浸状,后变青褐色,有时具有轮纹,高温时产生白色霉层,病斑中央黄褐色,易开裂穿孔,病斑周围变黄。花器感病,变色,易脱落。受害荚果变白色,种子瘦秕,荚内常形成黑色小菌核。病菌通常先为害近地面处的叶片、叶柄或茎秆,逐渐向上部蔓延。

二、油菜白锈病

油菜白锈病是青海省共和县油菜常发生的病害,分布很广,俗称龙头病或龙头拐。除油菜外,还为害白菜、萝卜、甘蓝、芥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症状油菜地上部分均受白锈病为害。叶片正面开始感病时产生淡绿色小斑点,后变黄;病斑背面长出稍隆起的白色有光的小疱斑,破裂后散出白色粉末,即病菌的孢子囊。严重时,疱斑密布全叶,引起叶片枯黄脱落。茎部受害,亦产生白色疱斑,由于病菌的刺激,幼茎和花轴肿大弯曲成“龙头”状,受害花器的花瓣,膨大变绿呈叶状,肥厚肿胀,不能结实。角果染病,也同样膨肿,产生白色疱斑,不能结籽。

三、油菜霜霉病

油菜霜霉病在青海省共和县高寒阴湿油菜区发生较重,以白菜型油菜受害最重。俗称“龙头病”,油菜整个生育期都可受害;除油菜外,还可为害白菜、甘蓝、萝卜、芥菜及荠菜等十字花科植物。

症状: 油菜霜霉病为害叶、茎、花及花梗等。在叶片上,正面初生淡黄色斑点,后成黄褐色,受叶脉限制,病斑呈不规则块斑;叶背面病斑处产生霜状霉层。病情由下向上发展,底叶先变黄枯死、抽苔后,茎苔和花序被害,花梗及顶梢膨肿肥厚,形成与白锈病类似的“龙头”状,表面密生白色霜状霉层。花色变深,不能结实,逐渐萎缩,最后枯死。茎上病斑为黄褐色或黑褐色,形状不规则,上生霜霉状物。发病严重时,病株叶片凋萎脱落,全田一片枯黄。

防治方法以上三种病害的防治采取农业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效果较好。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是采取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无病株苗种、合理施用氮肥、摘除中下部病叶以及拔除油菜残茬等。

药剂防治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间应掌握在盛花期叶病株率达10%以上,茎病株率在1%以下时进行喷药,喷药部位重点放在植株中下部茎叶和地面。

 

Tags: 责任编辑:七剑下饭馆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油菜洇水后叶色发黄,要不要重栽? [下一篇]小麦、油菜越冬期田管措施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七剑下饭馆 七剑下饭馆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28 个
性别:保密
qijian@admin88.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油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应重点选择油菜需水量大的五叶期、蕾苔期、开花..
· 油菜对整地的基本要求是深耕整细
· 多效唑能有效地调控油菜幼苗生长发育
· 2.8适时收获油菜要求“八成熟
· 油菜对土壤及整地质量的要求油菜需要肥沃疏松、..
· 对油菜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菌核并霜霉并猿叶虫
· 油菜共分为三大类型: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
· 2.7病虫草害防治:油菜根肿并白粉并霜霉并小跳..

最新文章

· 2.8适时收获油菜要求“八成熟
· 油菜对整地的基本要求是深耕整细
· 杂草防除:化学防治:(1)油菜播后芽前或移栽前..
· 油菜对土壤及整地质量的要求油菜需要肥沃疏松、..
· 2.7病虫草害防治:油菜根肿并白粉并霜霉并小跳..
· 多效唑能有效地调控油菜幼苗生长发育
· 应重点选择油菜需水量大的五叶期、蕾苔期、开花..
· 苗床期油菜的主要病虫有蚜虫、菜青虫、霜霉并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