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又名落花生、长生果。花生种植历史悠久,民国二十一年东海县的种植面积就达8.5万亩,产量3240万公斤,居全省第二;1 986年种植39. 68万亩,创最高年产量91 96万公斤,居全省之首,成为举国闻名的花生产地。 
东海三件宝:水晶花生温泉澡,国人皆知。说起花生,在东海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哩! 花生最初叫“长生果”。那时我们东海本地不产花生,传说这东西是从南洋仙岛传来的。 相传在很久以前,羽山西头村有位臧员外,家有一女,年方二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知书达理,贤淑温柔,人见人夸。臧员外视为掌上明珠。方圆百里的年青后生都想把臧小姐娶回家。媒婆踏破门槛,求亲者络绎不绝,小姐总是不点头。 常言说:“女大不中留。”这可急坏了二老爹娘。父母再三追问,女儿才道出了不急于出嫁的隐情。 原来在去年腊月,小姐去舅舅家走亲戚,到的是大表姐、大姨姐和她姊妹三人。舅舅家招待她们的山珍海味自不必说,最后还上来两颗长生果。 听说这是海外稀世珍宝,吃了能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不亚于孙悟空当年西天路上偷吃的人参果。 这三位小姐都想尝尝这两颗长生果,怎么吃呢?还是大表姐主意多,说:“我们三个人作诗,谁先作好谁先吃。”因为她摸透了臧小姐一惯谦恭忍让的脾气,故出此题,好占便宜。话音刚落,大姨姐便接上了口:“长生果圆又圆,又松又脆又香甜。吃了一个少一个,我先作好我占先。”说完就吃了一个。大表姐抢着说:“长生果红又甜,又香又脆叫人馋。眼看盘中就一颗,第二作好也不晚。”不容分说,大表姐就把剩的一颗也抢吃了。 望着空空的盘子,臧小姐喃喃地说:“两位姐姐,你们欺负人。”二位姐姐笑嘻嘻地说:“我们可没欺负你,谁叫你的诗作得慢呢?”臧小姐说:“你们莫要笑。总有一天,我叫你们俩吃个足,这还不算,我要叫全村人都吃个够。”两位姐姐更笑了:“傻妹妹,别吹啦,连你自己都没捞着吃,还能叫那么多人吃足?”“不信走着瞧!”“要是办不到呢?”“要是办到哩!”“我俩轮流给你当马骑。”“要是办不到呢?”“我就出家为尼,皈依佛门,日日陪伴青灯黄卷。”好好一场宴席,只为两个长生果给闹得不欢而散。 父母听说就劝女儿:“小孩子的话不可当真。”“不!古人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女儿愿意以青春作为赌注,谁能帮我实现这个愿望,不管是丑是俊,是贫是富,我都嫁给他。” 老公俩无奈,只好把这话传了出去。顿时门前人少车马稀,提亲的、求亲的一时没了影踪。 只听说长生果产在海外仙岛,是树上结的,还是土里长的,都不知道。问商人,商人也说不清楚,有钱人家都吃不起,何况是平头百姓? 两个年轻人却答应了这样的求婚条件。 一个是李大官庄的李俊,年方二十,人也标致,家庭也富有。托媒人捎话来:今年腊月二十四,他就能叫全村人吃上长生果。小姐听了很高兴。 另一个是本村人叫洪远,也年方二十,人才一般,家庭贫寒,但勤劳能干。也叫媒人捎话来,说三年之后,保证叫全村人永远吃足长生果。小姐听过更加高兴。 时光过得飞快,转眼到了腊月二十四。李俊带着很多长生果来到臧员外门前求亲。原来李俊心想,有钱能使鬼推磨,他把全村人数了一下,就带着钱,骑着马到外地把长生果买了回来。这东西太值钱了,他哀求村里人每人只吃一两个,就说吃足了。李俊还向臧小姐的二位表姨姐私下保证说,等和臧家成了亲,每年都送长生果来。 李俊这些话,早有人告诉了臧小姐。臧小姐觉得李俊这人不地道。回话说:“不行!”这下急得李俊乱跺脚,指责小姐说话不算数。小姐传下话来:“不是我说话不算数,是洪远说三年后,他能叫全村人永远吃足长生果。”李俊说:“可是你当时没说,让全村人永远吃足长生果呀?” 因“永远”两字之差,出了问题,两下争执不休。臧员外请来了村上的三老来评理:“论说这事,不能全怪小姐,因为洪远说的是永远;也不能怪李公子,因为你没有完全听懂小姐的意思。李公子你就等到洪远回来再说吧。”李俊不同意:“岂能容她颠三倒四来回说!” 三老觉得李俊不服劝,说话又张狂,就揭了他的老底:“我看你小子不懂事,你做的事当我们大家不知道,这次你托亲告友,叫每人只吃一两个就说吃足了。就是我们吃了,也只能吃你这回吧,下回你还舍得发给全村人?人家洪远是叫全村人永远吃足,有志气、有魄力,就这一点就比你强!” 李俊还犟嘴:“要是洪远一年不回来呢?”小姐说:“我就等他一年。”“要是两年不回来呢?”“我就等他两年。…‘要是永远不回来呢?”三老听了,生气说:“你这小子说话怎么这样没道理,你咒人家洪远死了不成?”李俊急了红了脸,说:“不是我不懂道理,我花了那么多钱买长生果不说,她就相信洪远 三年回来的话,如果耽误了我的青春怎么办?” 三老议论半天,说:“从今天起两年为期,如果到两年后的今天,洪远还没回来,或者来了条件不如你,小姐就嫁给你。 两年过去了,眼看着今年的腊月二十四也快到了,小姐茶饭不思,一病不起了。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四,李俊又带着长生果来到臧员外门前求亲。小姐说要等到太阳落山,洪远来与不来再说话。 世上有三急,等人赶车娶妻子。话说正在紧要时刻,从村东大路上,“吱吱呀呀”来辆独轮车,车上装着几个大蒲包,蒲包上面是破衣破被破棉袄,推车人正是洪远,人又黑又瘦,活像一个讨饭花子。 洪远在臧员外家门前,找来媒婆和三老,把他这三年的情况和打算向他们说明。三老马上招集全村人,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从今以后我们全村人永远可以吃上长生果啦!”原来洪远自从叫媒人捎话给小姐后,就收拾行装,跟着做生意的人,到了海外仙岛,找到了出产长生果的地方。这长生果,还有一个名字叫花生,既不是长在树上,也不长在海里,是长在土里的。洪远在那里帮人种花生,一学就是三年,学会了技术,还带来了种子。 “现在我给全村人每人发十个长生果,等到明年春天我教大伙怎样种,怎样管,让我们全村人,以及我们的子子孙孙永远都能吃上长生果。” 
洪远亲自下厨,将多带的一些长生果炒了一大盆来,全村人都吃到了。这时,臧小姐大大方方地站在洪远身边,说:“各位乡亲,我一不嫌洪远丑,二不嫌洪远贫,现在我就是他的人了!” 两位姐姐说:“表妹呀,实在对不起!当时我们俩因抢吃了两个长生果,没想到给你带来这么多麻烦。”“嫁人就要嫁一个说话算数、诚实有志气的人!”李俊一拍大腿,长叹一声,说:“我当初怎么就想不到这一招呢?” 因为洪远家里穷,臧员外就把婚事的所有开销全包了。婚后夫妻俩人相敬如宾,生了四男四女,夫妻俩皆寿过百岁,无病而终,据说是常吃长生果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