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东莞:“加减乘”法促农村集体经济回暖
2015-12-22   来源:喀什农批网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兽人飞   字体:【 】  浏览:135次   评论:0

本报讯(记者付伟)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市,广东省东莞市通过做好集体资产配置手段的“加法”、村级公共事务负担的“减法”、集体资产交易方式的“乘法”,多管齐下,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率先回暖,呈现出“两增两降”的良好局面:村组两级经营纯收入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4年成功突破百亿元大关;农村集体资产总量稳定增长,2015年10月底达到1406亿元,占全省同级资产的三分之一;全市村(社区)收不抵支面连续3年大幅下降,2015年10月底集体资产负债率下降到历史同期最低点。

所谓“加法”,依托区域经济平台,在抱团取暖中实现整合发展。2013年以来,全市各村(社区)共投资178亿元,参与投资厂房、商铺及其他企业项目共4600多宗。在谢岗镇大厚村,2.24亿元粤海产业园征地补偿款参股镇属重点项目,预计2015年增加集体收入1000多万元。

所谓“减法”,是指一方面给村级财务管理套上预算制度的“车辕”,防止“任性花钱”,另一方面则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公共事务统筹水平,让农村集体经济“轻装上阵”。东莞市在597个村(社区)率先全面铺开村级预算制度,各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年度各项经营性收入、经营支出、管理费用、收益分配、重大项目等均纳入预算范围。

所谓“乘法”,便是通过建立交易平台、规范交易行为、扩大交易范围,最大限度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东莞市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率先探索建设集体资产网上交易平台,推行网上竞价、网上拍卖。网上交易平台上的交易项目均面向全社会开放,交易竞投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网络参与交易,使农村集体资产公开交易的平台从局限在东莞当地的“有界”交易转变为向全国各地开放的“无界”交易。2015年10月份完成的首批交易项目溢价率达到9.9%,其中一个项目经39次出价,溢价率达到66.2%。

责任编辑:莫志超
Tags:东莞 加减乘 农村集 经济回 责任编辑:兽人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转型普惠“三农”解决融资难 [下一篇]今年全国粮食总产同比增长2.4%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