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络谣言伤农事件频出,导致农民辛苦大半年,一夜死在谣言前,然而这类谣言如果是真实的,也就不说啥了,可是事实证明,有很多都是“莫须有”的,谣言制造者说痛快了,广大农民深受其害。 网上传言的“浙江余姚慈溪杨梅喷洒膨大剂”的余姚男子刘某承认其微博内容失实,杨梅喷洒膨大剂只是他的主观臆想,自己并没有进行求证。 几天前他吃到父母从市场买来的杨梅,发现个头比往年大,且摆放一夜没有腐烂,怀疑杨梅被喷洒了药水,于是他发布了“浙江余姚、慈溪杨梅喷洒膨大剂”的微博。 我的内心是愤怒的,你的一个没有根据的怀疑,知道让农民损失多少吗? 中国各地几乎每隔一两年都会出现农产品“有毒”“致癌”的谣言。 2006年,广州市面出现“注射红药水”西瓜的消息后,当年西瓜迅速烂市。但质监部门反复试验表明:无法将红药水、甜味剂注入西瓜中。 
2007年海南、广东“香蕉树染病”的消息,被迅速发酵传播为“吃香蕉致癌”,导致广东、海南的蕉农至少损失7亿元。 2008年四川广元“蛆虫柑橘”的正常虫害,在传播中被演绎为“柑橘生蛆”,导致当年价格销量跌至谷底。 2012年夏天,正值各地杨梅上市的季节,网上传出“浙江余姚慈溪杨梅喷洒膨大剂”的消息。同样引起消费者的恐慌。 2012年7月,江西宜春等地出现葡萄致癌谣言,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万元人民币。 
2013年底,“牛奶致癌——奶牛靠打激素产奶”的不实消息让刚刚走出寒冬的奶业面临新的信任危机。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每一次“谣言”的发生,都是农民在“背黑锅”,不仅“背黑锅”,还要损失自己辛辛苦苦的收益。 一条不负责任的谣言,很可能会让农民大半年的辛苦付诸东流,甚至会导致一个地方多年辛苦培育起来的农业产业瞬间垮掉。 近年来,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整个新闻舆论的态势和格局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使人人都有“话语权”的“自媒体”时代应运而生,这一方面扩大了信息交流的渠道和方式,但另一方面也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谣言的源头。 
在一些事件的反映上,往往是微博“点火”,网络“发酵”,媒体集体“跟进”,最后变成“舆论爆炸”,质疑一切。以致真相被淹没,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而当媒体澄清的时候,也会越帮越乱,人们已经有了第一认识,再有媒体出来澄清就会被认为是在掩盖真相,反而让人们更加坚信“谣言”的真实性! 农民本身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为这些莫须有的“谣言”来背黑锅,你觉得这公平吗?如果你赞同这个观点,请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力挺农民! ------------------------------------- 更多农业热点新闻,更实用的农业技术,更色彩的农人生活趣事尽在”农医生资讯”微信公众号(微信号:newsonline1 ←长按可进行复制呦) 转载须征得本头条号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