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临储于4月30日正式收工,累计收购1亿2542万吨,创下了临储历史以来的最高记录,比去年历史高点的8279万吨还高出4263万吨,增幅高达51%。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农户手里余粮不多,企业存货也不多,市面上可流通的余粮也不多,而且得到消息部分企业开始考虑增加库存,那么需求增大的情况下,势必会造成玉米价格略微上调。 不过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要考虑到,就是国家预计进行的玉米抛储,这些玉米会平抑市场的需求,国家会利用抛储来平衡玉米市场价格。 但是国家会先抛储存储期限长的,也就是13年左右的玉米,这些玉米质量普遍不好,像酒精等企业可以用,可是饲料企业基本无法使用,将会导致优质玉米原料的缺乏。 由此可见,未来市面上优质玉米或将变得紧俏,价格很有可能上扬。 
进口替代品小幅度减少。 据海关数据显示,上月我国进口高粱为56.69万吨,去年同期为92.22万吨,下降幅度比较大。 酒糟进口为56.1万吨,去年同期为24.33万吨,提升幅度较高。 大麦进口58.5万吨,去年同期为84.95万吨,略微下调。 2016年玉米播种面积预计减少2000万亩。 因为政策影响,16年国内玉米面积会有所下降,初步预计将下降2000万亩,也就是说,按照正常年景,将比去年减少140亿斤,估计今年玉米总产量约为4350亿斤,虽然减少产量的幅度不是很大,但也算是减少供应量了。 
生猪价格保持高位,存栏量略有上升,将带动饲料行业。 这一段时间猪肉价格疯长,仔猪价格升高,养殖利润也好了不少,差不多在600元-1000元/头之间,生猪存栏量略有提升,增加0.9%。 虽然部分省市储备肉、活猪陆续投放市场,但是很难改变市场供应偏紧的状况,生猪持续利好,将会带动饲料行业增长。 
后期预测 总体来说,东北临储今年发挥了很大作用,收购量创造新记录,基层的玉米没剩多少了,后期供应偏紧将成为事实,关键就看后期拍卖底价是多少,抛储进度多快来影响市场价格,不过优质玉米依然占据优势,一些需要优质玉米的企业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所以非常有可能会提前备货,所以会进一步导致优质玉米的紧俏。 不过质量差的玉米前景比较堪忧,如果国家抛储力度小一点,还能好说,不过从现在来看,国家的压力比山大,所以国家抛储动作预计不能小了,那么将会对质量差的玉米落井下石。 ------------------------------------- 更多农业热点新闻,更实用的农业技术,更色彩的农人生活趣事尽在”农医生资讯”微信公众号(微信号:newsonline1 ←长按可进行复制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