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可是在纷繁嘈杂的人间,很少有人能做到真正意义上与世隔绝地归隐。 如果有一天累了,就给自己一方心灵的田园……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平和、宁静、恬 淡、高远,在喧嚣过后给自己留一份平和。 
心不为形役,回归自然本性。 除去俗世的污染,抛开素日的疲倦,学习陶渊明的潇洒恣肆——任性而为,饮酒赋诗,看淡名利之后的心自高远,倚南窗寄傲之后的自在恬淡。 
让心踏上回家的路,回归心中的田园。 梦中常有这样的场景:止息于简朴草庐,院中一边药栏,一边花圃,竹林清荫遮住小院。横放一张素琴,伴有半壶清茶。傍晚凉风轻起,夜色清澈如水,人 融于景,自在安然。 
跋山涉水,走千里路途。 当我厌倦川途变化,那山边田庐就可温柔地把我接纳。 那风、那山、那月、那欣欣向荣的麦苗,那淡淡的天边的云影都扑进眼帘,滋润了心田。 
当你累了,当你倦了,没有现实的知音,就寄托于明月清风,以田园为伴, 心自高远,地自广博。 花香自会抚慰你的难过,清风会带走你的哀愁。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守住本心,做精神的贵族。活得真实,活得高尚,活得任性洒脱。淡然仕宦而热爱生活本身。 
珍惜韶光,“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提醒自己珍惜有限的人生时光,不为世俗苦恼所牵绊。“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由顺生而乐生,再由乐生而达生,活出生命的美感。风花秋月、人情世事皆有美,借陶翁的无弦琴奏一曲高洁澄明、宁静致远的心曲。 
使心不为形役,回归心灵的田园。 心灵复得一份超然脱俗,高情致远的意趣。 若哪一天累了,就守一田园终老吧…… 转自:农庄规划 ------------------------------------- 更多农业热点新闻,更实用的农业技术,更色彩的农人生活趣事尽在”农医生资讯”微信公众号(微信号:newsonline1 ←长按可进行复制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