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玉米会跌破0.6元”纯属瞎扯!今年主产区综合收益0.9元没
2016-04-04   来源:齐齐哈尔农批网  作者:一日一天   字体:【 】  浏览:48次   评论:0

近日,国家明确“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以保持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

据分析判断,今年种植玉米综合收益0.9元没问题(以14%水分干粮计算)。2016年在东北玉米优势主产区,种植玉米还是最好、最稳妥的选择。

有传闻说“2016新季玉米会跌破0.6元每斤”,这是完全错误的说法,大家不要被蒙蔽。后文会说明理由。

一、玉米综合收益不会低于每斤0.9元

近期,有消息人士声称,2016年目标价格为1900元/吨(0.95元/斤),而并非此前市场预期的2000元/吨。此外,为防止市场价格过度下跌,玉米市场托底价格依然保留,为1500元/吨,即0.75元/斤。

现在各种版本的预估中,最为保守的估算也认为每吨玉米可以补贴300-400元,即每斤补贴0.15-0.2元。

玉米保底价与补贴最低估计值两者相加,0.75+0.15=0.9元。在实际生产中,略低于国家目标价格(0.95元/斤)的收益,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也是可以满足农民心里预期的。

特别是国家明确“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以保持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今年上秋,主产区玉米0.9元/斤的综合收益完全可以实现。

二、“玉米会跌破0.6元”纯属瞎扯

算出最低0.9元的收益,肯定有人会说,国家保底收购总量将很有限,今年的玉米价格不可能卖到0.75元。他们给出了看似正确的理由:进口玉米到港完税价约1500元/吨,倒推到北方港口1400元/吨,倒推到农户卖粮价1300元/吨,合0.65元/斤。更有甚者,说因为美国玉米降价,最后农户卖粮价格将低于0.6元。

驳斥这种说法的理由有三点。

首先,国内玉米的比价产品并不完全是进口玉米,而是玉米替代品。

进口玉米受配额影响,每年进口配额为720万吨,配额内关税10%。超出配额可以进口,但关税65%,税后超过每斤1.1元,已经完全没有竞争力了。720万吨的进口配额与国内玉米消费量1.6亿吨相比,影响很小。

真正冲击国内玉米消费量的是不受进口配额限制的玉米替代品,包括DDGS(玉米酒糟)、大麦、高粱、木薯干等,他们在饲料生产中可以全部或部分替代玉米。2015年的玉米替代品的进口总量达到5030万吨,这才是国内玉米库存高企,消费不畅的元凶!

所以要比价,就要和玉米替代品比价,和进口玉米比价是没有意义的!

目前进口大麦和高粱的到港完税平均价格高约1700元/吨,倒推至农户卖粮价,最低也可保证1500元/吨,即0.75元/斤。

其次,国家已经开始对DDGS、高粱、大麦和木薯干等玉米替代产品进行严格管控,特别是对从美国进口的DDGS实行反倾销调查。

从国家海关公布的2016年1-2月玉米替代品进口数据分析,玉米替代品进口量大幅下降。由此可以预估2016年度玉米替代品进口量将较2015年进口量相比成下降趋势,玉米替代品对国内市场冲击及影响力将成趋弱运行。

第三,国家玉米轮换出库价预示比价关系。

关于玉米轮换方面,市场预期东北平均出库价不低于1700元/吨,华北平均不低于1500元/吨,西南平均不低于1550元/吨,华南平均不低于1700元/吨,广东平均不低于1900元/吨。从以上价位可以判断,国家出库价的比价目标也不是进口玉米,而是玉米替代品。

综合以上三条,认为:“玉米会跌破0.6元”的说法纯属扯淡,是站不住脚的,大家不要被蒙蔽!主产区,别犹豫,今年还是种玉米!

内容来源于:骏景农业

-------------------------------------

更多农业热点新闻,更实用的农业技术,更色彩的农人生活趣事尽在”农医生资讯”微信公众号(微信号:newsonline1 ←长按可进行复制呦)

Tags:米会跌 0.6元 0.9元没 责任编辑:一日一天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6年大豆目标价格仍为每吨4800元 [下一篇]谷贱伤农不是小事,这关乎农民命..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