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各方消息,认为玉米产业远期向好,中近期市场价格将呈趋弱走势。提醒手中还存有余粮的东北农户及贸易商,如果价格相当,可以考虑近期出售。 
玉米产业远期向好 最新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月中国进口玉米总量7986.25吨,同比降98.6%,环比降94%,形成近5年同期进口玉米数据的历史最低值。2016年1月中国进口大麦36万吨,同比降59%,环比降21%。预计3月12日我国进口DDGS将正式进入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国产DDGS供应或增加,短期内DDGS行情或将逐步趋暖。 为了不过度打压国内现货市场以及提升国内粮源消耗速率,政策层面收紧饲粮进口为大势所趋。预计今年4月份之后进口饲粮及替代品端口收缩将进一步趋紧,全年进口原料下降幅度或达30%或以上规模,国内玉米重占江山或可期待。 中近期市场价格将呈趋弱走势 
截至2月20日,东北四省(区)已累计收购玉米8382万吨。其中,内蒙古1521万吨,辽宁698万吨,吉林2407万吨,黑龙江3756万吨。虽然距4月30日临储收购结束还有两个月时间,但目前临储玉米收购量已经超过了上一年度的收购总量,临储收购量再创新高已成定局,东北国储对玉米市场价格的支撑作用即将消失。 一、东北余粮见底 市场购销清淡 自2015年玉米收获以来,东北玉米受国储收购政策支撑,市场价格继续保持坚挺,原粮销售进度明显超过去年同期,截止2月底,东北四省(区)平均销售进度已经超过80%,而据了解,东北多数玉米贸易商年后仍未开始收购。一方面因农户余粮已经见底,而仅有部分剩余玉米多为自然晾晒粮,品质较好,只待水分达标后再行出售,农户惜售心理较强;另一方面,东北国储收购标准严格,符合标准原粮较少,贸易商采购困难,采购积极性不强。受这两方面影响,东北玉米价格虽然继续受国储收购支撑,但市场购销仍偏清淡。 二、国储收购进度放缓 市场价格变数增多 随着中储粮对霉变加强把控及东北玉米基础原粮见底,东北国储收购进度逐步放缓,据了解,东北四省(区)多地国储点已满仓停止收购,虽然国家第三批新增收购点陆续开放,但因受标准严格及原粮紧缺影响,各地国储点均表示收购艰难。由此来看,东北玉米基础原粮紧缺,国储收购进度放缓,对市场价格支撑力度减小,后期东北玉米市场价格将由国储抛售陈粮力度决定涨跌。 三、“定向销售”及陈粮投放政策将成为未来关注重点 从2015年底开始玉米抛储政策就传的沸沸扬扬,国储库存高企,2016年国家将对陈粮进行大量抛储,同时又传出消息称国储将以较低的价格对企业定向销售部分陈粮。同时据数据显示,国储库中12年的玉米超过1000万吨,13年的玉米超过5000万吨。众所周知,玉米存储年限是3年,然而中储粮玉米总库存中有10%左右都超过了存储年限,质量堪忧。由此推测,2016年大量抛储是大概率事件。加之近日超期玉米定向销售政策的出台,促使国内用粮企业采购心理偏于谨慎,由此也可以看出,超期玉米定向销售及正常的政策粮陈玉米的市场投放都将成为后期影响玉米市场价格涨跌的关键因素。如政策性陈玉米投放价格真的如市场传言的那么低,国储玉米势必大量出库,2015年新季玉米价格将会受到打压,笔者获悉,中储粮12-13年陈玉米大部分存储在东北,所以陈粮定向销售极大可能在东北优先开始,届时东北玉米市场价格将在失去国储收购价格支撑后,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打压,市场价格将呈趋弱走势。在此也提醒广大手中存有余粮的东北农户及贸易商,如果价格相当,可以考虑近期出售。如手中余粮较差,短期难以出手,则应着重关注陈粮投放政策,根据投放价格制定出售计划。 转自:骏景农业
|